你好,计算如下表,请参考
有偿!5元!急急急 资料:甲公司 2019 年 12 月 31 日以银行存款 60 000 元购入一台固定资产。假定无预计净 残值,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甲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 旧年限为3年。所得税税率 25% 要求: 1. 编制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2. 2020 年 12 月 31 日计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编 制会计分录。 a 2021 年 12 月 31 日计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编 制会计分录。
有偿!5元!急急急急 资料:甲公司 2019 年 12 月 31 日以银行存款 60 000 元购入一台固定资产。假定无预计净 残值,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甲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 旧年限为3年。所得税税率 25% 要求: 1. 编制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2. 2020 年 12 月 31 日计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编 制会计分录。 a 2021 年 12 月 31 日计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编 制会计分录。
某公司于2014年12月21日购入一台原价为21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收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上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假定该公司各会计期间均未对该固定资产计提減值准备。 2015年至2020年,公司的会计利润均为5000000元。除上述差异外,无其他的差异事项。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从2015年至2020年各年的累计会计折旧、账面价值、累计税收折旧、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余额、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2)编制各年会计分录。
A公司2007年12月16日购入一台设备,原价7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假定税法对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的规定与会计相同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计税时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A公司在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费用。除此项差异外,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此前,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均无余额。所得税率为25%。根据上述资料,A公司有关递延所得税的确认情况见下表所示。
性利公司于2019年12月26日购入生产设备一台造本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会计上日常处理采用查线法计提折旧,净值为公司未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采考双苦余额运减法计捷折旧,假设无其他会计与税收差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计算2020年国定资产计提的会计折旧,计税折旧,糖定2020年末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是异,退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并对该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企业所得税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计算2021年固定资产计提的会计折旧计税折旧确定2021年来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道,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题,井对该公司2021年12月31日的企业所得税相关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老师,一般纳税人建筑业采用一般计税,预缴增值税时扣不扣分包款?
增值税申报表里,123栏的关系
老师这题会不会老师讲错了,不是更新改造,在建工程—不提折旧吗?这题答案为什么要把500算进去?500不是计提折旧吗?
老师,我们挂的往来,借:费用,,贷:其他应收款,现在余额有3049.66,实际是0,像这种情况咋处理啊
往来账每月对一次可以吗
老师,请问我们公司24年付了200多万广告服务费,做的时候都是,借预付,贷银行。这些发票24年都收到了, 但是都没有确认。现在25年我应该怎么做?
老师,你好,如果开票跟发货数量不一致的时候,怎么确认收入
老师,老板想投资买地种植果树,这个以公司名义或者以个人名义投资有什么区别呢?
2024年10月1日租房到2025年4月30日,每月2000元计算2025年1季度房产税怎样计算?请董孝彬老师解答
老师 公司的老板买衣服的票能入账吗
有没有现成的答案
老师可以做一下吗做下来发一下
你稍等,我发计算过程给你哈
会计折旧每年6000/5=1200税法折旧第一年6000*5/15=2000税法折旧第二年6000*4/15=1600税法折旧第三年6000*3/15=1200税法折旧第四年6000*2/15=800税法折旧第五年6000*1/15=400会计第1年累计折旧1200会计账面价6000-1200=4800计税第1年累计折旧2000计税基础6000-2000=4000应纳税暂时性差为4800-4000=8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800*25%=20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200 会计第2年累计折旧1200*2=2400会计账面价6000-2400=3600计税第2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2B1600=3600计税基础为6000-3600=2400应纳税暂时性差为3600-2400=12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200*25%=30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300-200=100 会计第3年累计折旧1200*3=3600会计账面价6000-3600=2400计税第3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2B1600%2B1200=4800计税基础为6000-4800=1200应纳税暂时性差为2400-1200=12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200*25%=30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300-300=0 会计第4年累计折旧1200*4=4800会计账面价6000-4800=1200计税第4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2B1600%2B1200%2B800=5600计税基础为6000-5600=400应纳税暂时性差为1200-400=8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800*25%=20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200-300=-100 会计第5年累计折旧1200*5=6000会计账面价6000-6000=0计税第5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2B1600%2B1200%2B800%2B400=6000计税基础为6000-6000=0应纳税暂时性差为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0-200=-200
会计折旧每年6000/5=1200 税法折旧第一年6000*5/15=2000 税法折旧第二年6000*4/15=1600 税法折旧第三年6000*3/15=1200 税法折旧第四年6000*2/15=800 税法折旧第五年6000*1/15=400 会计第1年累计折旧1200 会计账面价6000-1200=4800 计税第1年累计折旧2000 计税基础6000-2000=4000 应纳税暂时性差为4800-4000=800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800*25%=200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200 会计第2年累计折旧1200*2=2400 会计账面价6000-2400=3600 计税第2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2B1600=3600计税基础为6000-3600=2400 应纳税暂时性差为3600-2400=12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200*25%=30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300-200=100 会计第3年累计折旧1200*3=3600会计账面价6000-3600=2400 计税第3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2B1600%2B1200=4800计税基础为6000-4800=1200 应纳税暂时性差为2400-1200=12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200*25%=30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300-300=0 会计第4年累计折旧1200*4=4800会计账面价6000-4800=1200计税第4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2B1600%2B1200%2B800=5600 计税基础为6000-5600=400应纳税暂时性差为1200-400=8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800*25%=200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200-300=-100 会计第5年累计折旧1200*5=6000会计账面价6000-6000=0 计税第5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2B1600%2B1200%2B800%2B400=6000 计税基础为6000-6000=0 应纳税暂时性差为0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0-200=-200
会计上日常处理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可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反过来怎么算
问的你另一个同事反过来怎么算和你回答的一模一样
可这是两道题呀
只不过先是直线法后事年数
你好,反过来算就变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了,计税和账面互换就可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改为可抵扣差异
可以详细写一下吗
你两回答的一模一样啊一字不差
不同的题
可以具体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