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1,非同控,购买日,被投资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需要调整成一致,比如:固定资产账面100,公允200,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100(200-1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5 资本公积75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1)在合并情况下,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被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 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对应科目为商誉。 (2)在并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债,则减少考虑递延所得税后被购买方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 断循环状态。 请问以上(1)和(2)都是属于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为什么处理方法不一样?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了商誉并且按照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吸收合并时应税合并,初始确认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的;(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请问上述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请问两者区别在哪里?
老师,如果购买了一台电脑3000,因为金额不大不想按月摊销,是先计入固定资产然后一次计提费用了,借管理费用3000贷累计折旧3000,还是直接管理费用3000银行存款3000啊
小规模出售使用过的二手车,增值税报表怎么填呀,按几个点申报税款呢
请教一下,非常感谢! 题里的包装物租金为什么计增值税? 白酒和啤酒的包装物租金,是怎样计增值税的,啤酒包装物退之前和退之后是怎样计增值税的?
开了2万普票,小规模企业申报增值税的时候是不是直接写零?
公司管午饭,每天给员工外卖,怎样做账
老师,进项税额转出应该是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如果不在贷方显示,在借方用负数表示可以不,比如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
老师您好 个体工商户年报没有业务可以零申报吗
请郭老师回答一下我的问题,其他人不要接,接了也请退回
懂孝彬老师在吗,在吗老师
老师,这个月收到2024年退的汇算清缴所得税,请问如何做账?借:银行存款,贷当计入什么科目?我们是小企业。
2,非同控,如果形成商誉,商誉不确认递延。这个记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