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发票(普票)通常不能用于抵扣进项税,因此如果B公司只开普票,A公司将无法申请退税。这是因为退税通常需要与出口相关的增值税发票作为支撑文件。 如果B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票),虽然这通常是可以抵扣进项税的,但问题在于A公司是以工贸一体的形式运作,税局系统可能不认可A公司将B公司开具的成品包发票作为半成品进行加工再出口。这是因为税局系统通常会根据发票内容、企业类型以及出口产品的实际加工情况来判断是否允许退税。
请教下关于进口业务。进口报关单上境内收货人A 和消费使用单位B是不同的两家公司, 并且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的缴款单位写了境内收货人的公司A。 我们问过第一家财务公司,他们的解释说,因为B是“消费使用单位”, 才真正拥有货物所有权。 如果缴款书开给A, A因为没有货物所有权,即使进项税缴款书开给A,但A也不能享有进项税抵扣。 这样的说法对吗? 另外,我们又咨询过第二家财务公司,另一种说法是: A可以不充当“纯代理”(即进口买卖的业务实际是B在做,不是A来做); A应该要充当“代理进口”,然后做经销销售给B,相当于对境内销售,再给B开具国内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样的话,A就可以用海关开具的”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的进项税,来抵扣销售开具给B的国内专用发票上的”销项税“? 上面哪个说法对?
老师你好,我想咨询一个问题,我现有AB两个公司,A是生产性企业,B是商贸企业。平时都是A负责生产,然后卖给B负责出口,退税。然后B公司现在接到这么一张订单,是客供材料的订单,客户C要求这批出口商品中的一个小零件用他的客供材料,B公司不需要付任何费用购买,但进口该批客供材料的时候B公司在单一窗口交了关税和增值税,有缴款书。然后B公司是几个人的那种销售公司,不具备加工生产能力的,这批客供材料直接运到A公司,由A公司去组装,然后做好后卖给B公司,B公司再出口卖给客户C。这种情况,AB公司的账务应该怎么操作?咨询税局,当地税局说10年内都没见过这种情况
我司为自贸区企业是A ,国内供应商是B,国外客户是C C从A处采购商品(美元结算),A从B进货(美元结算),由B出口,A提供给 C清关手续,提单在路上更改发货人和收货人,这个业务在财务和税务上如何合规合法呢? 这个业务模式看起来像是一种转口贸易,也就是A公司作为贸易中介,B公司作为实际出口商,C公司作为最终买家。在财务和税务上的合规性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票问题:A公司从B公司采购商品时,B公司应向A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A公司再将商品卖给C公司时,也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 税务问题:B公司作为出口商,其出口的商品可以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A公司作为贸易中介,其收入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3. 外汇管理问题:A公司收到C公司的美元付款后,需要按照中国的外汇管理规定,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同
老师,我有一个出口退税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您,A公司向B公司采购成品包,由A公司购买一批装饰材料一起包装后出口,B公司需要如何开发票,A公司才可以正常退税?据我了解的信息,如果B公司开普票,A公司是不可以申请 退税的,因为普票不能抵扣进项税;如果B公司开专票,它开的成品包,A公司是属于工贸一体的,在税局系统上应该是不认可A公司将此部分成品包的发票作为半成品进行加工再出口的。
老师,我有一个出口退税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您,A公司向B公司采购成品包,由A公司购买一批装饰材料一起包装后出口,B公司需要如何开发票,A公司才可以正常退税?据我了解的信息,如果B公司开普票,A公司是不可以申请 退税的,因为普票不能抵扣进项税;如果B公司开专票,它开的成品包,A公司是属于工贸一体的,在税局系统上应该是不认可A公司将此部分成品包的发票作为半成品进行加工再出口的。
小规模纳税人季末要结转增值税吗,还是4月份直接交
新成立的公司,刚办的账户只有一笔流入补偿款,怎么合理的钱弄出来。就准备注销呀
合作社工商注销,跟企业是一样的么,流程具体有哪些
生产岀口免扺退企业 当月开的岀口发票是以当月初的汇率折合人民币开票作为应收帐款的,后面收汇与结汇只涉及到财务费用~汇兑损益,不涉及到应收帐款的变动,是吗?应收账款就是开票上面的金额,是吗?老师?
员工每月工资5000元,去年11月12月没有发放,今年补发。如何做能不影响今年的扣除数
老师好,一般纳税人在什么情况下能开3%的专票,开了之后,对方是不是不能抵扣
老师,21年成立的个体户,当时就办了个营业执照出来,现在想知道做税务登记没有,不去营业大厅在电脑上可以查到吗?
购买服务的,类似于咨询类委托合同,后勤服务合同是不是不用交印花税呢
老师好。有一个问题请教。公司现金流紧张,员工离职和公司签订了协议,说好了付拖欠工资的时间点,如果没有履行,付给员工相应利息。现在确实迟付了一个月,产生了利息。我想问这个利息是不是应该按照偶然所得纳税?如果是,在个税系统里什么地方怎么申报?
水利建设基金每个企业都要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