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这个减免附加税是应交税费还是税金及附加?
请问下,小规模纳税人,19年度的附加税计提多了,今年一月红字冲减错了,按照,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城建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这样做了,20年每月计提的税金及附加也有减免又陆续冲减,导致利润表税金及附加本年累计是负数,我该怎么重新做一个年初冲减的分录呢,没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老师,我们今年优惠的水利基金没有做计提,现在计提的话: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水利基金 借:应交税费-水利基金 贷:营业外收入是吗? 还是这样做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减免税金 借:应交税费-水利基金 贷:营业外收入呢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普票10万。专票一万。10万免增值税及附加税。请问老师,嗯,正常的收入分录已经做了。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剩下的会计分录如何做,减免税。还有计提附加税。计提附加税的分录时候是否需要考虑增值税减免,还是可以直接用专票的数来算直接写分录。谢谢老师
老师,请问我们房地产企业原来预交了增值税产1000,不知道预交的可以抵扣正常产生的增值税,后期产生的增值税,我们也正常缴纳了,后来税局通知我们更改申报表,我们原来因为填错报表退回了500,原来做账时候借税金及附加50,贷应交税费_附加税50借应交税费_附加税50.贷银行存款50,退回来时借应交税费_附加税50,贷税金及附加50,现在因为预交产生了40的附加税,,若是付钱,借应交税费_附加税40,贷银行存款40,但是现在是直接抵扣的,借应交税费_附加税40,贷应交税费_附加税40,这个逻辑说的过去,但是应交税费的余额还是50又不对,要是借税金及附加40,贷应交税费_附加税40,那和房地产企业说因为预交产生的附加税不用计提,直接做账又不相符,该怎么做呢?要是不做账,那账上不就剩下的是应交税费_附加税50吗?怎么是10呢?
3月份多计提税金及附加了,3月份的分录是借:税金及附加189.39贷:应交税费—城建税110.71 教育费附加78.68,实际四月份缴纳了税金及附加55.35,小型微利企业有六税两费的减免政策,4月份做的调整分录,我做的这个分录借:营业外收入-其他营业外收入134.43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55.35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79.08, 在月底结转损益的时候为什么营业外收入会在借方红字呢
内账,小规模纳税人,问一下如果23年12月开了一张旅游服务的普通发票,但是一直没收到钱,现在给他红冲对账务有什么影响吗,没有挂往来账,也没交税
内账,小规模纳税人,问一下如果23年12月开了一张旅游服务的普通发票,但是一直没收到钱,现在给他红冲对账务有什么影响吗,没有挂往来账,也没交税
老师,收到的款先入预收账款,然后开发票再入主营业务收入,那没有开发票的无票收入怎么自制原始凭证啊
请问出口企业简易报关能退税吗?无法正常收汇。
老师,昆仑防冻液加权价为49.77元,我卖价为72元开发票价格高不?
请问老师网银复核盘丢失,重新补办需要法人到场吗?
谢谢老师的耐心,24的账错了,我们现在在25年调整 借未分配利润 -50000 贷:其他应付款-暂估 -43000 其他应付款-个人 -7000 再做正确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 7000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 7000 这个分录能不能再24年的12月调整,在更改季报和财报
老师,婚庆公司账务怎么处理,采购的道具,花可以一次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吗
老师好,我之前成本不够,没到票12月就入了借工程施工 贷应付账款 ,现在4月收到了专票,这笔账我怎么调呀?
老师,我们民宿行业,最近要焊几个户外帐篷,我该怎么去做账,有人工,材料
应交税金
你好,在现在做一个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
不对,这个是正确的,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1000,借应交税费,贷营业外收入800。完整的分录就是这个,你做的是正确的,只不过是你多了一个借应交税费,贷应交税费。
那就不需要更改了。应交教育费附加在贷方负数的话,我是不是只要做个计提的分录,借营业税金贷应交附加税就行了
对的,是的,是这么做的。
酒店小企业,买了些客房水壶椅子纸巾装饰画啊等小东西,我先做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明年再看情况转到主营成本行不行
可以的,可以这么做的。
老师,现金流量表中,支付其他组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是什么意思,我的本期和本年累计都是负数,怎么办
支付的办公费 维修费 借款 你看下
看不懂 支付与经营相关的现金本来累计是负数的话,就等于人家还的钱比我支付出去的要多那么多钱。。是这个意思吗? 如果负数金额比较大,有关系吗
是啊 可能有退回来的
那本来收押金做的是其他应付款,退回来的押金也走这个科目的,那支付与经营相关的是不是就成负数了啊
是的 但是你可以写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 别写收到的负数了
老师,不好意思,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公式有没有?麻烦告知一下,有点搞不清
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6%)+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6%)+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2 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3 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4 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