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请问我采取的是移动加权平均入库的,每个月都有发货,现在8月份退了100件产品,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张单据的,那这个退货入库的成本我该怎么确认呢?

2020-09-04 16:5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0-09-04 17:15

你好,同学。 你当时出库的时候,会有一个出库单价,按这个单价退,这个退的单价直接影响当期加权平均单价,通过当期加权单价影响来消化

头像
快账用户5103 追问 2020-09-04 17:18

老师,就是不知道是哪张出库单啊?

头像
快账用户5103 追问 2020-09-04 17:20

我的退货是销售退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9-04 17:39

如果不知道,您就用当期加权平均的单价退货处理就可以的,会有一点差异,但不影响。

头像
快账用户5103 追问 2020-09-04 18:19

老师,可能是我表述的不清楚,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2月、3月、4月各发货100件给商场,这300件货都已经在当期做了出库的账,每次的成本价都不一样,在5月份由于产品到了保质期退货150件,退货没有入账,6月份商场让我公司把2月3月4月发的货和5月退的货一起冲减后开具了150件的普票,那我这个账要怎么做呢?这个开具的发票和退的货没有做账。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9-04 18:20

你现在退货冲减收入 借,主宫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等 退货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你这里是按你当期加权 单价*退库数量处理,如果之前出库单价不确定的情况下

头像
快账用户5103 追问 2020-09-04 18:24

老师,这个退货直接在发票中没有体现啊,发了300,退了150,我开的是150的票,怎么还要做退货冲减收入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9-04 18:30

你如果当时没有做收入的账,收入就不冲销抵减的。 那你当时是否出库了成本,如果没有,你也不用做账的

头像
快账用户5103 追问 2020-09-04 18:35

这些业务中我就只做了一个:借 发出商品 300件 贷:库存商品 300件 其他都没做账

头像
快账用户5103 追问 2020-09-04 18:36

请问我要做哪些账呢?老师麻烦你写的详细点,我初学不是很明白,谢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9-04 18:37

那你现在就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就可以了 150部分的。 其他的不用处理的。 你现在抵消只是对之前多做的部分进行抵消处理的。

头像
快账用户5103 追问 2020-09-04 18:42

那我这个月开的150的发票,就正常做账:借 应收账款 150件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这样就可以了吧?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9-04 18:42

是的,收入部分不调整处理的

头像
快账用户5103 追问 2020-09-04 18:44

好的,谢谢老师!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09-04 18:45

不客气,祝你工作愉快。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同学。 你当时出库的时候,会有一个出库单价,按这个单价退,这个退的单价直接影响当期加权平均单价,通过当期加权单价影响来消化
2020-09-04
你好,同学。 按你领用的材料成本,发生的人工成本,计生产成本总金额。 这个材料 的金额,可以是先进先出计算,也可以是加权平均计算,这个要你根据你之前的材料 情况进行核算处理。 你生产成本里面是总成本,包含完工的和在产品的,然后你来分摊,在产品和完工产品各是多少
2021-10-05
您好,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这样单价是一样的,不用移动加权平均,这个累人也没有必要
2024-05-05
您好,会参与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核算,这也是本月的单据嘛
2024-11-14
一、加权平均成本比实际进货成本低且变动率较大的原因分析 1.进货价格波动:如果在前期进货成本较高,而后期进货成本大幅下降,且低价进货量占比较大,会拉低加权平均成本。例如,前期以 100 元/件的价格购进 100 件货物,总成本 10000 元。后期以 60 元/件的价格购进 200 件货物,总成本 12000 元。则加权平均成本为 (10000 %2B 12000)÷(100 %2B 200)= 73.33 元/件,相比前期 100 元/件有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市场价格不稳定、原材料价格受供需关系或外部经济环境影响频繁波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库存商品销售结构变化:如果高成本库存商品销售速度较慢,而低成本库存商品销售较多,会使剩余库存的加权平均成本降低。比如,企业同时存有不同批次成本的产品,高成本的产品因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销售较少,而低成本的产品畅销,随着销售进行,剩余库存的加权平均成本就会更偏向低成本的水平。 3.存货盘点误差或数据录入错误:存货盘点时出现漏盘、错盘,或者在成本数据录入系统时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例如,在记录进货成本时,将某批次货物的成本数据误记为较低的价格,或者在盘点库存数量时出现遗漏,都会影响加权平均成本的准确性。 4.货物损耗或质量问题处理不当:对于因自然损耗、过期、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的存货减值或损失,如果未正确核算和调整,也会影响成本计算。比如,部分存货因存储不当发生变质,在计算成本时未对这部分损失进行合理扣除,使得加权平均成本偏低。 二、是否属于正常现象的判断 1.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判断:在一些行业中,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产品更新换代快等原因,进货成本波动较大是常见现象。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属于此类,一定程度的成本变动可能是正常的。例如,电子科技产品行业,由于技术更新迅速、原材料价格变化快,产品成本波动较为常见。但如果是一些价格相对稳定的传统行业,如食品加工行业(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如此大的成本变动就可能不太正常。 2.考虑企业自身经营稳定性:如果企业以往进货成本较为稳定,突然出现较大幅度的成本变动,且没有合理的解释,如市场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进货渠道未调整等,那么这种变动可能不太正常。例如,企业长期从固定供应商采购原材料,且原材料市场价格未发生明显波动,但加权平均成本却出现大幅下降,就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 三、规避加权平均成本异常波动的措施 1.加强成本监控和分析: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对进货成本、库存成本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时期的成本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制度,对成本变动超过一定幅度(如设定 10%、20%等预警线)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例如,每月末对本月进货成本和库存加权平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如价格变化、采购量变化等。 2.优化库存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变化趋势,合理控制库存水平和进货节奏。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或商品,可以采用适量库存与适时补货相结合的策略,避免因大量囤积高成本库存而导致成本波动风险。比如,通过建立库存预警系统,当库存水平达到上限或下限时,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同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有利的采购价格和供货条件。 3.提高存货盘点和数据管理准确性:完善存货盘点制度和流程,采用科学的盘点方法,如定期全盘、循环盘点等,减少盘点误差。加强成本数据的录入和审核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存货成本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例如,使用专业的库存管理软件,对存货的入库、出库、成本核算等环节进行自动化管理和数据校验,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概率。 4.完善成本核算方法和制度:定期评估加权平均法是否适用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有必要,可以结合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如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进行综合分析。
2024-08-05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