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请问,采购每天有报送赠送的商品数据,因为日期不同,我用的就是加权平均单价来算每期赠送的金额,就是移动加权平均;而报废数据是月尾才报上来,那报废金额我就是用全月加权平均来算,那么问题来了:就是我在做销售毛利表时,表中有个加权均价,我在表中把赠送和报废的金额合并一起用这个加权均价算出来了,这和我分开赠送和报废这两部分数据的合计金额不一致了,那究竟用哪个更能准确反映毛利呢?比如商品A,是4月20日赠送了,我就用到19号为止的移动加权单价算出20号的赠送金额,但在毛利表中的均价是用(上月库存金额+本月购入金额)/(上月库存数量+本月购入数量)得出,这两个金额不一样,就导致用这两个金额算出的毛利不一样,究竟哪个更准确?

2024-05-05 16:07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5-05 16:12

您好,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这样单价是一样的,不用移动加权平均,这个累人也没有必要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这样单价是一样的,不用移动加权平均,这个累人也没有必要
2024-05-05
你好,移动加权平均可以更及时准确,但工作量更大
2024-03-17
您好,建议做个成本调整单,把余额直接调整到主营业务成本去。
2020-08-08
您好,可以按照移动加权平均法
2021-09-29
一、设立价格调整备查簿 可以在账本之外单独设立一个价格调整备查簿,用于记录供应商调价的情况。当供应商调整价格时,在备查簿中详细记录产品名称、原采购价格、调整后的价格、调价日期、调价原因等信息。这样既不会影响系统数据和反结账,也不会打乱产品批次价格,同时也方便日后查询和核对。 二、通过会计分录进行调整 如果是采购价格降低: 借:应付账款(或库存商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整金额) 贷:营业成本(或存货跌价准备等,具体科目根据公司实际核算情况确定)(调整金额) 如果是采购价格升高: 借:营业成本(或存货相关科目)(调整金额) 贷:应付账款(或库存商品等)(调整金额) 这种方法需注意在记账凭证上详细注明调价原因和对应的产品信息,以便在月底结账时能够清晰地核对进销存报表和资产负债表。同时,要确保调整的金额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误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三、与供应商协商处理方式 可以与供应商协商,对于调价部分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在后续的采购订单中给予一定的折扣或优惠,以弥补之前的价格差异。或者要求供应商提供一份价格调整说明,作为公司内部处理的依据。 四、定期核对和调整 定期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和核对,发现价格差异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对价格调整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在未来的采购决策中更加合理地确定采购价格和应对供应商调价。
2024-10-22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