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学员,跨年的话,都是留存收益的,与损益相关的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为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对投资收益的处理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我才确认投资收益,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得你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我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亏损就反过来做)。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成本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 宣告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这是对的吗?
老师,我就是想问一下哈,处置了2/3以后还剩1/3,这部分是感恩权益法核算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24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按比例算就行了是吧? 如果是没跨年的话,就是贷营业外收入2400对吧? 实现的净利润为什么还得1000减掉400?用600乘以个20%算份额 老师,两个问题帮忙看一下,谢谢
老师,我问一下哈,成本法卖掉一部分,换成了权益法,因为跨年了,损益科目通通都去找留存收益。就这一种情况吗?还是还有别的? 正常投资的时候是用权益法核算,那这个跨年了,是正常处理还是也找,留存收益。
老师,我问个问题哈,我可能是学蒙了,成本法卖了一部分,成了权益法,不是当年的损益科目都要找留存收益 ,那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比如说是2020年1月1日取得的,那2021年,实现的利润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还是贷投资收益,还是贷留存收益呢?
老师,关于“其它债权投资”中的减值问题,又开始犯迷糊了,当发生减值时,按平常思维,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其它综合收益,这不是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吗?而在存货减值时,就很好理解,借:资产减值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这个是可以计提或转回的,为什么其它债权投资就不能转回,还要计入其它综合收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呢?第二个问题,关于其它综合收益,长投的权益法下,公允价值增加时,贷方计入“公允价值变成损益”,是损益类科目,而在“其它债权投资时,却是要计”其它综合收益“,是权益类科目,同样是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不同的做法,这个在实务中,是硬性规定吗?也就是说,没有理由,按这个规定做会计分录就行了?
老师劳务成本不结转,税务也发现不了我结没结转吧,与其这么麻烦我一次把人员工资计入费用可以吗比如餐饮业或者婚庆公司
老师,难道为了防止成本倒挂,劳务成本可以一直不结转吗?
因为报销人和领款人是同一个人,报销单上就直接签字在报销人上了,没有在领款人出签字问题大不大,发票齐全,领导也审批过了
这是快账软件上 我录3月份第15个凭证 怎么这里 税金及附加这个科目 加不上去呢 只有税金及附加的二级科目,一级科目,在科目管理里面是有的,但是做凭证选的时候选不了
小规模公司开了几张票,但是没做账,企业年报财务报表零申报行吗
其他综合收益要不要算到利润总额?
老师那代账公司把餐饮员工的工资做到劳务成本,然后为了防止成本倒挂一直不结转,劳务成本期末余额比较大,这样合理吗?最准如果公司注销,怎么处理劳务成本
工商年报中纳税总额取报表里的哪个数值?
老师,我看代账公司把餐饮业的工资做到了劳务成本,然后为了防止成本倒挂,劳务成本一直都没有结转过,(因为老板隐瞒收入)这样是不是不合理,其实餐饮员工的工资是不是也可以都计入费用啊,费用大不会出现成本倒挂,没什么风险吧
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经营一个项目.(双方公司都是建筑劳务)甲公司把合同给签订了.乙公司给甲公司签订一个合作协议.然后投资款可直接打给甲公司吗..税务这块有风险吗.税务应该怎么做账
20年1月1号取得的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21年才实现,那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还是贷留存收益?
,那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还是贷留存收益? 是滴
为啥老师讲的还是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呢?
这个跨年是留存收益,这个老师说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