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从报表上看,A公司收入、利润增加,存在虚构收入利润规模的可能性。如果A、B查明没有关联关系的话,不属于关联交易,但是实务中对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的情况需要重点评估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
是否为虚增收入利润:A公司采购了低价设备1亿元,自己委托其他单位进行了测试服务,并以1.1亿元卖给A公司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的设备集成商B公司。在公开招标集成商时规定设备必须从业主A公司采购。B公司中标后,B公司把这1.1亿元还用在A公司投资的项目上。A公司当年收入1.1亿元,利润0.1亿元。 B公司又向A公司收取了自己操作的集成费0.1亿元和管理费利润0.05亿元。最后A公司投资的固定资产价值为1.1+0.1+0.05=1.25亿元。这样的操作合理吗?有点像甲供材料,但是甲供材料不需要B公司购买,只需要提供给B公司。如果B公司自己去买设备,就买不到这么低的价,有可能1.3亿,所以虽然看起来A公司固定资产虚增了0.1亿元,但实际总投资比B公司自己去买要低,这样可以吗?总感觉有点像关联交易虚增收入。AB公司不是关联交易方。
案例:现有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B公司为本土某城市的开发商。2017年在上行市场行情下,A公司欲从B公司手中收购一块核心区位土地。由于A公司制定的投资标准为净利润率10%,按B公司开出的地价10000元/㎡测算将不足10%。为促成双方合作,经过多次谈判,A公司设计了如下路径:①双方按8000元/㎡合作,以使得A公司测算净利润率达到10%,A、B公司按51%、49%合作开发;②为弥补B公司地价损失,双方拟采取不平等利润分配:10%净利润以内双方按股比分配,净利润超过10%部分双方按A:B=30%:70%分配。考虑此种交易架构的原因:这种设计因可以有效解决A公司满足集团投资标准(10%的利润要求)、B公司弥补地价折损,并且能在前期获得大量现金套现,而在众多并购项目中广泛使用。双方的接受度都较高,利于在商务谈判中达成一致意向。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考虑:(1)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公司目标是追求高周转;而B公司为本土小房开,首要目标是追求净利润(项目数量少,卖一个少一个,只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B公司从方案阶段就深度介入,追求方案的货值最大化,导致A公司标准化的规划方案不可使用,反
案例:现有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B公司为本土某城市的开发商。2017年在上行市场行情下,A公司欲从B公司手中收购一块核心区位土地。由于A公司制定的投资标准为净利润率10%,按B公司开出的地价10000元/㎡测算将不足10%。为促成双方合作,经过多次谈判,A公司设计了如下路径:①双方按8000元/㎡合作,以使得A公司测算净利润率达到10%,A、B公司按51%、49%合作开发;②为弥补B公司地价损失,双方拟采取不平等利润分配:10%净利润以内双方按股比分配,净利润超过10%部分双方按A:B=30%:70%分配。考虑此种交易架构的原因:这种设计因可以有效解决A公司满足集团投资标准(10%的利润要求)、B公司弥补地价折损,并且能在前期获得大量现金套现,而在众多并购项目中广泛使用。双方的接受度都较高,利于在商务谈判中达成一致意向。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考虑:(1)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公司目标是追求高周转;而B公司为本土小房开,首要目标是追求净利润(项目数量少,卖一个少一个,只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B公司从方案阶段就深度介入,追求方案的货值最大化,导致A公司标准化的规划方案不可使用,反复调规耽误较多工期。(2)因为追求净利润最大化,导致B公司不愿意对外融资,也不愿意承担融资成本,导致项目公司融资工作无法开展。(3)采用利润不平等分配模式,导致B公司(利润多倾斜一方)不愿主动采取一些量价平衡的策略(比如市场下行环境下的降价走量),从而使得项目去化速度慢,资金回收效率较低的情况发生。以上这些,都是A公司公司在这宗收购案例当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该项目的开发,由一个原本优质的项目变为鸡肋项目。那么问题来了,在不改变现有交易思路的情况下,A公司如何优化交易架构,才能解决上述问题,确保项目满足公司的高周转要求?
A公司与B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两个企业。2017年6月末A企业用账面价值600万、公允价值650万的商品和200万的银行存款从B公司原股东处购买B公司80%的表决权股份。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账面价值为800万,主要是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200万元(假定该固定资产未来折旧年限为10年,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略)。(1)2017年A、B公司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情况表见表1-1,1-2,1-3,1-4.(2)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A公司商品销售收入中有500万是向B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0%。这批商品B公司当年只向集团外销售了20%。2)A公司的应收账款中有200万属于应收B公司的商品销售款,A公司期末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按0.5%的比例计提了坏账准备。3)B公司当年12月分派现金股利200万。4)B公司当年10月将一台自用的账面价值为600万的机器设备,以500万的价格转让给A公司,A公司继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采用直线法按照10年计提折旧,假定该设备的预计净残值为0.5)A公司和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都为25%,假定不考虑
.某鲜奶生产企业甲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1000万元,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25%。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5000万元,自行核算的2022年度会计利润为5400 万元,2023年5月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发现如下事项: (1)市政府为支持乳制品行业发展,每户定额拨付财政激励资金300万元。企业2月份收到相关资金,将其全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并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经审核符合税法相关规定。 (2)3月份将A股股票转让,取得转让收入300万元,该股票为2021年1月份以260万元购买 (3)6月份购置一台生产设备支付的不含税价款为1600万元,当月投入使用,会计核算按照使用期限10年,预计净残值率5%计提了累计折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企业采用最低折旧年限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4)1月1日从位于境内的母公司借款22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当年按照同期同类金融企业贷款利率支付利息132万元。该企业实际税负高于境内母公司,且不能提供资料证明此交易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5)成本费用中含实际发放的合理职工工资4000万元,发生的职工福利费60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400万元,拨缴的工会经费80万元,已取得符合规定的收据。(6)发生业务招待费400万元。 11 (7)当年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为300万元。 (8)企业从2016年以来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数据如下表: 年份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5000 -1500 -400 1000 1500 2021年 应纳税所得额(万元) 2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1)判断业务(1)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并说明理由。(2)计算业务(1)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3)判断业务(2)取得的股票转让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并说明理由。(4)计算业务(3)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5)判断业务(4)是否需要调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并说明理由。(6)计算业务(5)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7)计算业务(6)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8)计算业务(7)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9)计算甲企业当年可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10)计算甲企业2022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3.某机器设备生产企业2022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其
老师,平销返利甲公司假如一月销售货物给乙公司,2月按已销含税价的10%返还给乙方,这种情况需要给乙方开具红字发票,电子税务局正常开红字发票需要红冲之前的发票或部分红冲,象这种平销返利红冲发票怎么开呢。
老师你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计提坏账准备,如何做分录,全套的?
老师咋能用大白话懂甲方乙方啊,有购销的还有工程的
老师,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如果是婚前丈夫买的,可以由妻子一方单独扣除100%么
更正申报之后,营业收入为负数,报表不太好看,这个怎么解决
老师您好:公司新增3个建造师,交社保的;我想问工资表做与不做那种对企业合适(因为不是要交工会经费)
老师,乙公司基本户 才昨天 实收到两百多万投资款,投资方有个人,也有甲公司,请问乙公司 今天可以取出投资款用于生产费用吗?
贸易公司加工费发票进成本吗
你好,老师,我公司报销每次都是先预支款,然后在进行采购,和报销,像这种做账我可以直接做成借:管理费用,贷:其他应收款,这样可以嘛?
我们企业是季节性业务,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和人力资源公司合作,聘请他们的人员兼职在公司公司工作,他们给我们开发票,我们企业记账是计入管理费用当中的什么明细科目
这种是否属于售后回购?卖给客户,后面再由客户变成供应商,销售方再买回来。如果卖的时候就是买的价格,那就销售价不算收入吧?但是销售价1.1亿和成本1亿还有0.1亿的差额,这个差额怎么入账?不算利润?
你好,考虑到B公司确实提供了测试服务,这种不属于售后回购
成本1亿买入,做了测试服务,卖出1.1亿,再1.1亿买回来,卖出的1.1亿可以做收入吗?0.1的差额可以做利润吗?
你好,你说这种在业务处理会计上只要是正常纳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审计角度会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