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里初始入账成本是六百,公允价值价值下跌了五十,这个下跌就形成了可抵扣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老师,现在是我现在要买一辆车,然后一辆车呢。想是公司掏一半钱,我出一半钱。那么我是怎么来处理会合适一点。那是公司。是阿,一次性的,由公司完全采购以后。然后,然后就是一次性掏钱来弄合适呢,还是。就是攻,还是公司出公司部分的 反正把他的就是掏的部分呢,掏完钱剩余的部分贷款,我每月来还呢。另外的话这样,然后想把车放在这个公司名下。那么这个就是产权问题,该怎么办?然后我们该怎么约定?还有我,我呢,我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也是公司的总经理。不是公司最大的股东。 我麻烦老师就是你给我算一下费用方面的事儿,意思就是说从公司走的话。全公司全款走,我在网站上面。放钱的话是该怎么放?因为我肯定也是领完工资以后给公司。不可能是从我个人的这个存款里给他。那么就是是不是中间会产生了我的个人所得税,我现在月薪是3万块钱。然后而又一个购置税呀,等等会增加这么多。还是这是要算一个这个方法另外的话。假设刚才收到的贷款,那么贷款的话,我就会变成一个,我不领工资。到公司来,直接把我的工资给到他,就是少领部分工资呗。
老师,刚入职一家建筑公司,主要业务是自己的资质让别人挂靠,之前的财务做账太乱,因为我自己也没有从事过这个行业所以也不懂她们做的到底对不对,麻烦老师解答下以下问题:1.图一图二是十二月坐的一个分录,说是给没有签订合同(就不签合同)的客户买了一个机器,九月开的发票,但是12月才收到票,然后在12月做的账,但是8月走私户给了3000,9月公户转了12000,我问为什么计入管理费用其他,之前财务说给不签合同的客户买的,不能入固定资产,而且固定资产也可以一次性计入费用,入固定资产还要计提折旧,没有必要,更何况所得税这部分管理费用的限额一直没有超过所以就计入到管理费用,我就是觉得这么做肯定不对,但我也不知道怎么调做到哪里麻烦老师指点下。问题二,图三以 她们的账务我看进项票直接就计入到主营业务成本了,不管是材料还是劳务公司的人工费等,原料不入库,成本票来了就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这么做我总感觉就不对,但挂靠业务这部分,被挂靠方怎么做账啊,麻烦老师解答下,谢谢
老师,我先跟你说一下我大概了解的情况吧,我了解应该是他,现在因为他是跟几个合伙人一起成立的嘛,现在费用的话都是从随机报销,可能他打架打转过来的钱就算资本金入股了,现在都是认缴,没有实缴,所以我觉得项目暂时都没有,所以只有一些平常的这些费用,然后可能会认定为是资本金认缴吗?然后不知道这个账他们现在是什么情况。我过去的话直接做做年报,还不太懂,也不太知道他们那边有没有财务软件儿呢,还是说从合伙人那边暂时先弄的我不太清楚,所以说像现在一个状态的话,他应该是去年十月份注册的,一直都还没有正式说有收入。那像我现在这个情况的话,如果一入职我需要做什么呢?就是现在脑子是乱的,只是说有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啊,大概其概念,但是说把这个思路捋顺了,从哪开始做就没有思路。
老师这个题我能判断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也能算出来……我不太明白是资料里面资料二最后那句话。做题时候被这句话误导了,我以为当年不计入就不会形成差异了,然后不计入所得税费用就直接放其他综合收益待到转让时再放所得税费用吗?
老师您好,想咨询三个问题。我们是做规划设计,没合同,假如年初到年底,一共收到预收账款200万,对方一直不开票说以后再开,我们也为对方服务了,也值他们付的款项,所以12月底想确认不开票收入。1:我们平时开出发票的项目名称是:专业技术服务,请问这200万的无票收入需要交印花税吗?印花税到底是按什么确认交不交?2:以前的工资全入了管理费用,其实在收到预收账款时,人员工资已经是劳务成本了,只是没确认收入,就记入了管理费用,现在12月确认收入时,如果只把本月工资计入劳务成本,这成本费用就太低了,怎么办?还有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计入劳务成本吗?3:公司注册资本10万,确认收入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净利润假设按100万计算,第一次提取盈余公积金,按10%计算,10万,就会远超(注册资本的50%)5万,那怎么提取,是严格遵照法定提取10%10万,还是只按利润的一半50万来提取10%5万?谢谢,麻烦老师了。
看一个企业需要补多少发票不交企业所得税,是不是看资产负债表12月份期末未分配利润就行了?
老师,预付账款的金额在贷方,是不是填资产负债表的应付账款栏次
客户要求我公司开具发票后,应向客户提供完税证明,请问下这个“完税证明”应从哪里开具?
如果关联交易方被认定为虚开发票,我们作为销售方会不会引起税务稽查
股票投资收益可以抵减费用吗?如果不能,需要缴纳什么税?
贸易公司税账成本比例分配
请贾苹果老师回答,其他人勿接,否则差评!低值易耗品怎么入账和摊销
老师,请问金蝶云星辰新建账,5月1日启用,能否在4月底提前设置模块和导入期初余额
请问下,客户需要完税证明,这个需要从哪里开?以前只是开发票就可以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这个成本模式转公允模式,借方成本那不是直接按公允价值7500写,要分开写成原成本模式下的原值7125和公允价值变动357,还是说用途变更借方才是直接一步写投房-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老师这个差异我知道,我就是对那句话有误解。能帮忙理解一下么
你题目明确说了呀,你初始入账成本是六百,对不对?后面的公允是五百五,这个就下降了五十啊。
老师,这个下降会产生差异我理解,你还没明白我表达的意思。就是资料二最后那句话影响我判断,有误区。 您能看看资料二税法规定后面那句话解释一下么?我以为这个变动差异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就不会有差异了,我的矛盾点在这……进入某个误区了……
递延是递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是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两者没关系?还是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候本来差异是要算进去,这里说不计入就不用算这部分的变动差异了……其他差异还是正常要考虑
这里是这个意思,这里就是你的那个资产的价值下降了五十,对不对,这个五十的话,它形成了会计口径和税法口径的差异,这个不影响你的所得税费用,但是它形成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那么就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其他综合收益。因为这个公允变动,它放到了其他综合收益,没有影响你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