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税局都查到了,基本上只能按税局办了。
之前私户打款给供货商,供货商给我们开了公司抬头的电子普票,最早没发现是开我们公司抬头的,以为会开个人名字的发票,所以我们没入账。发现之后公对公转款,给我们开了专票。但是之前私户打款遗留了部分可抵扣的费用,之后抵扣货款,供货商给我们又开回了专票。现在这部分专票造成我账面上应付账款挂账十几万,实际我们没欠对方货款了。这个应付款要怎么平比较好?
老师好,想请教一个问题 之前私户打款给供货商,供货商给我们开了公司抬头的电子普票,最早没发现是开我们公司抬头的,以为会开个人名字的发票,所以我们没入账。发现之后公对公转款,给我们开了专票。但是之前私户打款遗留了部分可抵扣的费用,之后抵扣货款,供货商给我们又开回了专票。现在这部分专票造成我账面上应付账款挂账十几万,实际我们没欠对方货款了。这个应付款要怎么平比较好?
老师您好,我们公司是一家商贸公司,19年至今供应商开了100多万的泡面的进项票给我们公司,有部分已经被我们公司抵扣掉了,我们开票给客户泡面开的比较少,现在税局查了说我们进销差异大,要求我们把方面票之前抵扣的进项冲红转出,现在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呀?
商贸公司。一般纳税人,今年8月对账时,对方欠款我们35600元,我们是销售方,当时19年底有个产品没有给客户开销项发票, 金额14800 但2020年其他产品销项发票多开了35600.对方已经认证,那现在需要补开给客户14800这个,还是直接让客户开35600的红冲给我们?
老师,我们公司是代理商,卖出商品后被退货,我司又退给厂家。卖出商品开了专票做账并结转了,退货给我司我直接做了卖出分录的红字附下图片。厂家给我们开了红字信息销项负数发票,报税时我发现我们进项待抵扣的是已经抵扣了,做了进项转出的。有3万多,我又去找了前期的未抵扣进项税3万多做了转出附下图片。麻烦老师看一下我做的对不对?如果有错,麻烦老师帮我写一下正确的分录,谢谢
老师:税务局做股权变更是不是等法人账号
股票回购,借“库存股”,贷“银行存款”,库存股是股本的备抵科目,库存股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发放现金股利,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减少了未分配利润,所有这权益减少这段说的对不对老师。库存股在借方为啥所有者权益减少呢。
老师,想请教采用分批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办什么通常说月末是没有在产品?月末有没有在产品在我理解是无法计划来的吧,月末那边刚好全部完工了就是完工了,工作量大没完工加班加点也没完工都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说通常月未无在产品呢?能举具体易懂例子说明吗?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回购股票是资产减少负债不变所有者权益减少 发放现金股利也是资产减少负债不变所有者权益减少这个对吗老师
舅舅工龄比你姐姐年龄都大比你更大?啥意思?
老师,这个分录是啥意思
老师经营所得个税申报表填写成本的时候都包括哪些
老师经营所得个税申报表填写成本的时候都包括哪些
老师 我下面一个员工 比如 让她给我把一个表(这个表里面费用分了很多项目)我让他其中一项单独建立一个表格出来 然后对方说这不这里有 我说你给单独列出来 然后她不愿意配合 最后我语气比较严厉 她就给整理了 说明这个员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员工
老师,审计年报,给我们的初稿固定资产里的折旧费用期末数据跟我给他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不一样啊?这是啥情况?
有可能之前账面的增值税税负率太低,引起了税局的注意。 税局是让你仅仅进项转出,还是把以前的进货成本作废一部分。 ①仅仅进项转出,转出的增值税进入营业成本,少缴所得税。 ②如果连进货成本发票中的一部分都不让入帐,税前利润会增加,要补所得税。 ③平时做账时,多关注一下增值税与所得税的行业平均税负率,税务风险会小很多。
我有问过我们这边的增值税税负率,他们说已经不考虑了,增值税每个月都有在交
税局让我们转出,那就要意味着要泡面要有实物,关键我们也没有实物
现在金税三期实行大数据比对,有异常经营马上税局就收到提醒。你肯定是未开票收入未申报纳税。 现在不是实物的事,你要和税局沟通,怎么调调多少算合适。
我们没有未开票收入的,都是有票的,只是当时开票没有按进项货物做销项
那进销商品贷码不一致,金税三期也能比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