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学习方法】比较本期摊和公;摊余成本3;账面价值4。 这里的3和4是什么意思

2020-12-11 16:11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0-12-11 18:47

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12-11 18:53

讲个故事吧。 比如说,企业发行一种债券,面值是1250元,票面利率是4.72%,期限是5年。其实企业是想募集1250元的,但是他发现按照他这个票面利率发行的话,没人买。后来企业折价卖,卖1000元。本来价值1250元的债券,现在卖1000元,果然有人贪便宜买了。比如老王买了一份,很开心,到处跟人家说花了1000元买了1250元的东西,赚了250元。 到了第一年年末,老王收到企业给的利息59元,这时他的邻居跟他说,现在市场利率是10%,你的1000元拿去做投资的话,应该有100元的收益啊,可你现在只收到了59元(1250X4.72%),还差41块钱呢。老王一听急了,就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说现在我没钱给你,那41块钱就当是我再管你借的吧。老王后悔莫及,但是也没办法,谁让自己贪便宜呢。这样第一年年末,老王自己记账的时候,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借给他们1041块钱了。 第二年年末,老王算投资收益,当然就要用1041的本金来算了(1041X10%=104.1),这时企业还是给老王59块钱,差了45块钱,老王又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还是没钱,这时老王自己说,那45块钱就当是我借给你的啊。回家后,老王恨恨的说,我可是已经借给他们1086块钱了(1041+45)。 暑去秋来,春来夏往,时间如梭。 转眼到了第五年末,企业借的钱到期了,老王算了算,尼玛,老子刚开始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1250块钱的债券,以为捡到大便宜,谁知道最后总共借给他们1250块钱。这时企业给老王送来了1250的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59元,还送给老王一面锦旗“助人为乐、品德高尚”。 现在老王再也不买债券了,改去学会计去了。 案例中,每一期的本金就是摊余成本,就是把这250块钱分摊到每一期。因为一开始卖1250没人买,企业就卖1000,剩余的250分摊到每一期收,最后总共也能收到1250,。可以用这种方式理解。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0-12-11 18:58

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实际付的钱。 “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元。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由实付数调为票面数——实际付的钱+ - 摊销掉的(朝面值方向调)。 投资者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投资收益),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比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是指市场上真实的利率,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即应收利息(实际利率计算)与实收利息(票面利率计算)差额,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即第二期摊余成本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2020-12-11
首先,用本期的公允价值和这个摊余成本的差额比较,这个算出来的是应该有的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那么你上一年已经确认了一部分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那么需要减出去呀。
2020-11-26
你好,不一样,它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
2020-11-06
你好 这个是因为信用减值损失分为3个阶段 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处于第一阶段,按照未来 12 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也就是那个5万 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也就是那个3万 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本集团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只有做分录 第三阶段才会影响摊余成本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2021-03-04
借,信用减值损失5 贷,其他综合收益5 就是说发生了一个预期的减值准备,这个要做处理,分录是我给你的这个样子。这个分录并没有影响债券投资的相关科目,所以说不会影响。
2021-03-04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