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你好老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里的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里的欺诈行为怎么区分

2025-03-27 20:3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03-27 20:37

同学,你好 欺诈强调行为人故意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而虚假表示则指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一定具有欺诈故意。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大概可以这么理解,欺诈是一方主观欺骗另一方,而虚假意思表示是双方都知道这是假的
2022-03-10
第三人欺诈和第三人胁迫都是针对相对人而言的,第三人欺诈,使相对人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中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相对人知道第三人欺诈自己 这种是不可以撤销的,第二种是相对人不知道第三人欺诈自己,这种是可以撤销的
2023-11-14
D选项“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该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法律效果,而不是实施行为的动机。所以,C选项“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是正确的,因为它准确地指出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意思表示。
2024-05-16
仲裁不是民事行为
2021-03-17
你好!在法律领域,恶意串通和三方欺诈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在**主观目的、行为表现和法律效力**等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 **主观目的** - **恶意串通**:恶意串通的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的故意,即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但仍然为之Θic-1ΘΘic-2ΘΘic-5Θ。 - **三方欺诈**:欺诈人具有欺诈的故意,他们通过隐瞒事实或虚构情况,使被欺诈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Θic-3Θ。 2. **行为表现** - **恶意串通**:行为人之间有明确的串通行为,这些行为直接损害了第三方的合法权益Θic-1ΘΘic-2ΘΘic-5Θ。 - **三方欺诈**:欺诈行为可以是积极的虚假陈述,也可以是消极的事实隐瞒,关键在于使被欺诈方产生错误认识Θic-3Θ。 3. **法律效力** - **恶意串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Θic-1ΘΘic-5Θ。 - **三方欺诈**:如果受欺诈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且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Θic-1ΘΘic-5Θ。 4. **证明责任** - **恶意串通**:需要证明行为人之间有共同的故意和串通行为Θic-4Θ。 - **三方欺诈**:需要证明欺诈人的欺诈故意和行为,以及被欺诈人因此产生的错误认识和意思表示Θic-3Θ。 5. **法律后果** - **恶意串通**: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Θic-2Θ。 - **三方欺诈**:被骗取的财产由受害人主张返还,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Θic-2Θ。 6. **法律原则** - **恶意串通**: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这是民事法律的最基本原则Θic-5Θ。 - **三方欺诈**:同样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Θic-5Θ。 7. **法律责任** - **恶意串通**:可能导致民事责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涉及刑事责任Θic-2Θ。 - **三方欺诈**:主要导致民事责任,但如果构成诈骗罪,则可能涉及刑事责任Θic-3Θ。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 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准确理解和应用法律规定。 - 保留好所有与交易相关的证据,包括通信记录、合同文件、交易凭证等,以备不时之需。 - 在签订合同或进行民事交易时,应仔细审查对方的资信和背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的来说,恶意串通和三方欺诈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重叠,但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区分。恶意串通通常涉及两个或以上的当事人共同故意损害第三方的合法利益,其行为直接导致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而三方欺诈则侧重于欺诈人的故意行为导致被欺诈方的错误认识和意思表示,其法律后果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4-06-09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