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以员工个人名义为公司买车对个人存在一定风险: 1. 法律责任风险:如果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等情况,作为车辆所有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财产风险:若公司经营不善出现债务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以个人名义购买的车辆,存在被追偿的风险。 关于固定资产的问题,以个人名义购买的车辆确实不符合公司入固定资产的条件。公司付款收发票但车辆登记在个人名下,在会计处理上不能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折旧等处理。
想问下,以公司名义买了车,公对公打购车款,但保险费没有公对公付款,是法人个人先垫付后报销的,这样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有没有规定车辆保险费一定要公对公打款?
你好老师,公司以公司的名义买了一辆车,有发票,购买了保险,是不是可以做固定资产入帐,那怎么提折旧呢?还有这个车子是付了一部份款,余款是贷款的,以法人的名义贷的款,每月车贷公司还,这个要怎么做?
我们公司以公司名义租了几个停车位,发票是开公司名称的增值税发票,这样可以抵扣吗?是入管理费用吗?我们这些车位是给员工私人的车停的,公司名下没有车这个固定资产
老师,我们公司买车,但是因为公司没有名额买不了,就找个人买的车,开发票开的是个人的名字,其中车险发票是公司名字那车票能做费用吗?那这个车能做固定资产吗?后期停车费等可以公司报销吗?
老师,我公司老板想买台车子,以公司名义购买,可以用那个车子发票来抵扣销项税吗,到时候如果把这台车子卖掉,是怎么个处置方法,有没有那种针对老板以公司名义买车子的这个固定资产讲解呢。
老师,我们合同签订的是香港公司,付款也是香港公司,货物目的地是马来西亚,报关单上面的境外收货人写马来西亚的收货人,贸易国别写的是香港,可以正常退税吧?
老师我们这个公司有问题,我开发票以后会受影响吗
你好!老师,我想咨询下这边有一个小规模公司,客户个人在网店买的货物金额很小需要开普通发票,可以公对私吗?
老师,我暂估了a产品数量1,金额28318.58元,并结转成本了,但是现在拿回来的发票数量1,金额是18587.61元,所以我只能冲回暂估18587.61元,但是当时我暂估了28318.58元多结转了成本,差额怎么调整呢
朴老师接,举个例子,一个手册进料是10000千克,最后这个手册出完,下脚料也就1000千克,最后交一点增值税和关税。是不是进料这10000千克全部领完就可以,全部结转成本就可以。至于下脚料也从来不销售直接扔掉了,这个就不需要上账了吧。
老师您好,如果购车发票开了,可以作废么,需要交税么
老师 画红色圈的什么意思 现金折扣条件2/10 N/20
你好,老师 请问一下,比如23年采购石子100万发票未开,24年采购石子150万发票已开,那我24年已领料50万石子结转成本,那我2024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纳税调整吗
可接受信赖的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呈现反向变动,怎么理解,我我相信他是可依赖的,但是有些呀,不应该增加样本规模,呈现同向变动吗
财务服务有限公司,是代理记账的吗
谢谢,我理解就是这样,这怎么拒绝好呢
你好,以下是一些拒绝的方式和话术供你参考: 方式一:直接说明风险 “领导,我认真考虑了以我个人名义为公司买车这件事,确实存在比较大的风险。比如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我作为车辆所有人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法律责任,而且如果公司未来经营出现问题,我的车还有可能被追偿,这对我个人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所以我不能答应以我的名义买车。” 方式二:强调个人财务规划 “领导,我最近也在做自己的财务规划,以我的名义买车可能会打乱我的个人财务安排。而且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我还是希望能专注于自己的财务稳定,所以没办法为公司以个人名义买车。” 方式三:提出替代方案 “领导,我知道公司没有买车指标很为难,但是以个人名义买车风险确实大。要不我们考虑一下长期租车的方式呢?这样既能满足公司用车需求,又能避免给员工个人带来风险。”
我了解了一下外面租车公司,一个月费用要5、6千起,这个费用是一定不会被老板同意的。我想过直接拒绝,就是不太好说才犹豫,要不然也不会问。我在想,公司没指标是因为没交够税,那我先不勾选那么多进项,报够5万增值税是不是就有指标了,增值税就是早交早得指标,等以后的指标其实也是迟早还是要交的嘛,这样是不是可行?
同学您好,您那边的政策是交够5万的增值税就可以买车了是吗?您是哪个地区,我在东北这边,没有这样的规定,可能没办法帮到您。 但您说的这种做法不一定可行。首先,税收政策较为复杂,不能单纯通过调整进项来控制增值税额以获取购车指标,这可能涉及违规操作。其次,缴纳了足够的增值税,能确保一定能获得购车指标吗?具体怎么做还需参考当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