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 (1)我要预计今年全年工资薪金总额,本来我是想月平均工资×12的,但是我发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期初有贷方余额,然后本年增加了借方和贷方余额,这个月期末也还有贷方余额,我该怎么计算啊?(2)今年发放去年的工资算不算在今年的工资薪金总额呢?

2024-08-12 18:2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8-12 18:26

您好,如果我们是权责发生制,工资 的成本费用是当月计提当月的,直接看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的贷方累计发生额就可以了,这就是1-7月工资,乘12除7就是本年工资预算

头像
快账用户7787 追问 2024-08-12 18:31

但是,福利费税前扣除标准不是,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乘以14%吗?今年发放去年的工资,不应该也算在今年的工资薪金总额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8-12 18:34

您好,实际支付 是年度汇缴前支付的都算,所有本年计提的工资都是实发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如果我们是权责发生制,工资 的成本费用是当月计提当月的,直接看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的贷方累计发生额就可以了,这就是1-7月工资,乘12除7就是本年工资预算
2024-08-12
同学,你好 工资的账载金额,就是本年度计入工资的总金额
2025-03-03
A105050表中第一行“工资薪金支出”的账载金额是指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金额。 对于你提到的情况,账载金额应等于本期发生贷方金额。 在会计核算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期初贷方余额是以前期间计提尚未发放的工资,期末贷方余额是本期计提尚未发放的工资。账载金额反映的是当期会计上计入成本费用的工资薪金金额,也就是本期贷方发生额。因为期初贷方余额对应的工资在以前期间已经计入账载金额,而期末贷方余额对应的工资是本期计提计入成本费用,在下期才实际发放,这部分已包含在本期的贷方发生额中了,不需要再对期初、期末余额做加减调整 。所以在填列A105050表“工资薪金支出”账载金额时,直接取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即可。
2025-03-03
在填报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时,第一行“工资薪金支出”的账载金额的确定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核算情况来分析,并不完全等同于“科目余额表里的本期发生贷方减期初余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以下是具体分析: 账载金额的含义 账载金额是指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也就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的工资薪金金额。 具体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 - 如果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关于工资薪金的核算清晰准确,没有跨期调整等特殊情况,账载金额通常等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以下简称“应付职工薪酬” )的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数。 - 例如,企业每月计提工资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此时贷方发生额就是当月计提的工资薪金,全年贷方发生额累计数就是账载金额。 考虑期初和期末余额情况: - 像您企业存在的情况,期初贷方余额是23年12月工资24年1月发放,期末贷方余额是24年12月工资2025年1月发放。这种情况下,账载金额应该是本期计入成本费用的工资薪金金额,也就是本期贷方发生额。 - 不需要用“本期发生贷方减期初余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来计算。因为期初贷方余额代表的是前期已经计提但尚未支付的工资,在前期已经计入了账载金额;期末贷方余额是本期已经计提但尚未支付的工资,已经包含在本期贷方发生额中。如果按照“本期发生贷方减期初余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计算,就会出现重复计算或错误计算的情况。 举例说明 假设企业2024年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期初贷方余额为5万元(2023年12月计提未发放工资 ),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00万元(2024年每月计提的工资 ),期末贷方余额为6万元(2024年12月计提未发放工资 )。那么该企业2024年工资薪金支出的账载金额就是100万元,而不是100 - 5 + 6 = 101万元。 综上所述,A105050第一行工资薪金支出的账载金额一般等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要注意正确理解和处理期初、期末余额与本期发生额的关系,避免错误计算。
2025-03-03
1.记录与核对:首先,应详细记录每一笔职工工资的计提和发放情况,核对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差异,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 2.调整分录:根据核对的结果,如果是因为记账错误或遗漏导致的差异,应及时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将差异金额调整至正确的科目。 3.更正申报:如果已经进行了汇算清缴的申报,并且发现职工工资本年累计支付的金额存在错误,应及时向税务机关申请更正申报。更正申报时,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工资支付凭证等。 4.后续处理:如果后续找到了差异的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应确保调整后的账务准确无误。同时,应加强对职工工资计提和发放的管理,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024-05-16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