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你是说第二年的分录吗?第二年需要先抄一笔第一年的分录,然后再写第二年发生的。
老师,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消时,固定资产是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原价,存货的为什么是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营业成本?为什么不是贷:存货?
在做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内部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时,在第二年时,乙公司上年自甲公司购入的产品剩余部分全都向集团外售出,乙公司支付了上年所欠甲公司货款2000万元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40 贷:营业成本 240 借:存货 2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 借:营业成本 200 贷:存货 200 这里为什么要编制最后一个分录呢,不是第一个分录都是假设卖完了吗 债权债务: 借:应收账款 1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00 借:信用减值损失 100 贷:应收账款 100 后面这个分录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你好老师 合并报表中,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留一部分卖一部分,先假设都卖出去,第二步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消,分录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借方为什么是营业成本呢
合并报表中抵消未实现的存货内部损益,有一步第二年假设没卖的全部卖掉 借 利润分配…年初 贷 营业成本 之前抵消是借 营业成本 贷:存货 那么实现了的话不应该是 借:存货 贷:营业成本 为什么变成了 未分配利润 年初呢 不上假设本月才卖掉的吗
怎么大白话理解投资性房地产
控股公司需要分红所控制的公司分红,比如股份是30%以上,那么控股公司要是分红需要缴纳税款吗
租金费用是白条入账的,在企业年报的时候要调整出来,是填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吗,是填在哪里
个体户开一个点维修发票给运输公司,要交多少税
五倍充值、首单免费、充值金额内可享8折、算下来一共打了几折
委托加工物资如果回收后直接出售,但是售价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那么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的消费税会计分录怎么写?
老师,做的纳税申报更正,更正完为什么提示有不符的地方,这是真实正确的数据,我已经提交更正申报了,再点进去还是显示有不相符的数据,是什么原因
持有期间分期确认的利息金额到底是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还是应付利息?
老师请问休学被我点到,怎么又给它调成休学状态?
企业所得税年报中的期间费用,像汽车加油,车保险,应该填在哪里
对 写第二年 第二年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 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 营业成本(假设第二年全部卖掉) 我就是问的 假设全部卖掉的这步 为什么是这样 我怎么从本质上理解 我理解的是 不应该是 借 存货 贷营业成本 因为第一年没卖掉的时候抵消得分录是 借 营业成本 贷 存货 卖掉就是反冲回来 借存货 贷 营业成本 为什么 不上存货而且未分配利润 年初呢
同学我们理一下思路。 假设母公司卖给子公司产品,售价100,成本60. 那么母公司个别报表会有100营业收入,子公司个报会有100营业成本。 合并报表,不认可这个成本和收入,视同一直按原成本计量,所以抵消掉。 借:营业收入 100 母公司:借:银行存款 100 子公司:借:库存商品 100 贷:营业成本 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存货 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贷:库存商品 60 合报的分录本身就是抵消分录,不是发生分录,同学把母子公司合并一起,再抵消看看就明白了。 假设第一年子公司出售50%,那么子公司会写一笔 借: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库存商品 50 其中,30是按原先成本计量的,20是子公司被抵消掉的“虚增的”成本,剩下的就是50也是如此。 所以,合报会再做一笔抵消分录 借:存货 20 贷:营业成本 20 这笔分录与之前的抵消分录合并在一起,就成了 借:营业收入 100 贷:营业成本 80 存货 20 第二年的时候,把存货出售了,存货转入成本了。 同学看下理解了吗
我想问的是第二年没有卖掉的一开始要假设卖掉 50%假设第二年全部卖掉 写的分录是 借 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 营业成本 我想问的是 这个未分配利润~年初 我可以理解成 应该 借 营业收入 贷 营业成本 吗 营业收入是不是被替换成了未分配利润~年初
我问得并不是当年的抵消分录 第一年的都理解 是第二年的不理解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 不是营业收入被替换了,而是存货。被替换的都是未实现损益的部分。 第二年实现,同学应该理解成 借:存货 贷:营业成本 这个就和写的第一年出售一样。 同学再看看我写的第一年出售时的过程,应该就明白了。不是营业收入。合报不会再抵消营业收入了。
我一开始也是问你的是不是存货被替换成 未分配利润年初 我就想问的是为什么存货被替换成 未分配利润~年初 存货这个项目怎么都要转入未分配利润吗 我理解的是存货应该是资产类项目
因为这里的存货是未实现损益,未实现损益变成期初未分配利润。 虚增的成本都体现在了存货上。 我一直觉得分不清楚第二年的同学,是因为没理解第一年的抵消原理,因为第二年很好理解的,就是未实现损益替换成了期初未分配利润。 同学如果纠结为什么是存货,存货是资产为什么能替换成期初未分配利润,理由一个是准则规定,另一个我个人理解,就是合适的报表项目。 因为内部交易后,子公司报表虚增了存货,而存货出售不像资产出售,会有资产处置收益这类报表项目,按照相关性原则,存货最合适。 况且库存商品出售时要转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总是损益科目了吧,只是都转入营业成本,不就没办法区分了吗,同学就当创造准则的人太笨,不会设计一个类似资产处置收益的项目吧。 同学能理解抵消的原理和分录,我觉得第二年不应该纠结的。
好的多谢
同学不用客气,理解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