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这个是地方政策当地税局网站 或者直接 打12366
我想找一些税收政策,或者其他的税务政策应该去哪个网站找?我现在需要河南省的外经证税务政策规定但是不知道该去哪里查找发布的最新规定
自由执业人李某发现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和发展空间,于是,准备以个人的名义投资创办一家教育咨询服务性企业。他的计划是:以自己会计教育和咨询专业特长,同时招聘几个大学毕业生做市场,在从事财会人员后续教育的同时,为部分企业提供理财涉税指导和咨询服务。经过测算,在不考虑自己费用的情况下,在最初的两年里,年收入大约为200万元,计税利润为34.3万元,以后企业的盈利能力会进一步增强,第三年和第四年的计税利润为50万元,以后每年的计税利润为100万元。李某知道,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不断变化,但是,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完善的。而对未来企业收益影响最大的就是税收政策,而且在企业设立阶段的筹划十分重要。李某虽然对税收政策比较熟悉,但是以防外一,其还是向专业咨询机构进行了咨询。税收筹划咨询专家与李某进行了深度沟通以后,结合目前的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规定,给他提出了两种方案:一个是个人独资企业,另一个是有限责任公司。在两个法律形式的经济实体之间,他应当做如何选择呢?请帮助李某写一份纳税筹划方案。(暂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税负)
老师您好!我所在的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从事的是医疗行业,免增值税,规模比较小。有两个问题需要请教您 第一个:因我接手前面的会计账务不久,接近年底了我把账梳理了一遍,发现预付账款和在建工程科目还有接近两百万的借方余额没有转出,我查了后发现是几年前买的资产和装修款没有开发票的原因所以一直挂着账,我想写个情况说明把他转出相应的科目,后续汇算清缴时再做调增处理,不知是否可行,或者有无相关的政策文件能做为支撑 第二个:清查时发现应付账款的科目中有几家供应商已经停止合作2年了,但是账上还有欠着对方的钱挂着账(实际上其实已经付清对方的款了),我也想写个说明由领导审批后转入营业外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操作是否合理合法,如果不合规,请问老师有其他办法吗?
我公司是劳务派遣公司,采用的一般计税和简易计税。其中一家客户要求开差额征税-全额开票的普票,去年6月和7月的工资一直到昨天才算是结款发放,但是服务费是一直拖欠状态,工资和服务费的发票都已经开给对方,我是今年一月份来这家公司的,之前一直找的代理记账公司,现在公司想把内账做起来,把外账接过来,外账给的截止到2023年12月末的科目余额表的往来账与实际的对应不上,我是发函询证客户了,但是现在发工资了,我不知道她们确认收入的时候有没有计提成本,成本部分的增值税是缴纳了,还是已经冲回了,联系外账询问,外账换新手了说看账上没有计提成本,我应该去哪查能查出来这部分的税到底是什么情况了?是让对方查询往年当季交税的明细吗?求老师指点!
我公司是劳务派遣公司,采用的一般计税和简易计税。其中一家客户要求开差额征税-全额开票的普票,去年6月和7月的工资一直到昨天才算是结款发放,但是服务费是一直拖欠状态,工资和服务费的发票都已经开给对方,我是今年一月份来这家公司的,之前一直找的代理记账公司,现在公司想把内账做起来,把外账接过来,外账给的截止到2023年12月末的科目余额表的往来账与实际的对应不上,我是发函询证客户了,但是现在发工资了,我不知道她们确认收入的时候有没有计提成本,成本部分的增值税是缴纳了,还是已经冲回了,联系外账询问,外账换新手了说看账上没有计提成本,我应该去哪查能查出来这部分的税到底是什么情况了?是让对方查询往年当季交税的明细吗?求老师指点!
老师,我们公司银行不能使用,货款由其他公司代收,这个货款可以转给我们公司法人,用来还法人为公司支付的一些费用吗
老师,车辆的话,请问公司间可不可以转落户。两家都是都是集团的关系公司。现在想把落户在之前的一家公司的车辆转落户到另外一家公司。可以吗?
老师,总公司汇算清缴是不是要把其他分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全部加在一起算
购车一部分是贷款 ,这个印花税怎么缴?
老师,我们买回来的沙子,经过我们加工然后出售,税率是多少呢?
老师您好,工人工资在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中,这个我在科目余额表应该怎么看呢老师
老师好! 下面的图一个是公司的经营范围,一个是收到的外包劳务加工费用发票 现在公司主要是从材料厂家进过来原材料,外包加工,不生产,加工好半成品后再发给材料厂家,外包公司的加工费呢是月结,材料厂家给本公司是季度结算收入,平常的进货款不算。收到的3月份加工费用发票不知道怎么做账了,请教一下老师
老师去年12月份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不是小微企业了要调一下成小微企业,需要改去年12月份账吗?还是不用改账只调表?
小规模,未收到发票,汇算清缴费用纳税调增在哪填
老师。请问汇算清缴的时候,怎么调增。在哪个类目上调增
税务局网啥意思?是电子税务局?
你好 你们省的税务局官网 国家的政策就是国家税务总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