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是的额,是这个意思的
同事今年有专项附加扣除的费用,一直没有扣掉,她自己也没有进行填写,我可以在申报个税的时候替她填入相关金额吗?这个房贷是1000每个月对吗?那家里的老人是怎么算呢?一个60岁以上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就是1000吗?那两个老人呢?也是1000?如果不是独生子女,也是最多500?
赡养老人,如果是非独生子女,采用均摊的方式,是不是就是说有多少个兄弟姐妹,这2000就除以多少个人?就假设说10个兄弟姐妹,就2000除以10,就每人200,就这么计算的?这个理解有没有错?
赡养老人,如果是非独生的,采用均摊的方式,那就是用2000除以人数。一个人最多可以扣1000,没有最小,夸张点说,如果有20个孩子,就用2000除以20。是不是这样子理解呢?
赡养老人的那个扣除标准,我有个疑问。如果是非独生子女,分摊方式不是有三种吗,均摊,约定分摊和指定分摊。其中均摊最好激烈,我现在就是不明白约定分摊和指定分摊,请老师解释
有一个问题,子女教育,如果说自己兄弟姐妹的孩子,这个孩子的父母已经去世,由自己抚养这个孩子,那么我想问这种情况下,针对这个孩子,我是否可以有子女教育这个专项附加扣除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假如这个孩子由我抚养长大以后,我满足岁数要求,我是否可以作为这个孩子赡养老人这个专项附加扣除呢?因为我毕竟不是亲生父母。 这两个问题,算是连贯思维吧,请老师解答
厂房的监控设备可以做进固定资产吗?
老师,你好,如果公司2025.4.12号收到一笔员工赔款,然后这笔赔款公司先前2025.2.22垫付给员工了,那这样要怎么做账呢,
请问财产和行为税税源采集及合并申报里面没有房产税申报,自己新增税种,里面从租选项选不了,是怎么回事啊?以前都不用重新新增税种
你好老师,我们厂是门窗制造,然后有大锯刹料,买的锯片有1000元的有3800一片的,这个锯片做什么分录科目
请问老师,我的年度管理费用明细金额为什么比年度利润表里的金额低?不知哪里错了,财务软件自动生成的,但利润表里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未分配期末减期初金额是一致的。
凭证断号不连续可以?因为我之前做了删掉后忘记排序了,已经结账了 因为附件单子上写的号数跟我做的记账凭证号一致,如果重新排号,我的号就乱了无法跟凭证号一致,是否一定需要重新排号呢
小规模纳税人,开专票给对方,对方不付钱,跨季度作废会不会有问题
老师这道题不懂,为什么经董事会同意不能经营同类业务呢?
郭老师请问下一个员工2023年7月已经离职了,可是公司还一直给申报着个税呢,今年这个员工从个税系统里做了申诉了,然后税务让把个税系统更正申报表(就是把这个员工从个税系统里的工资都删除掉)也已经更正好完了,那我更正2023年汇算清缴申报表时更正哪里呢,需要把2023年的那个员工工资调增是吧,那2023年的账就不用动了是吧
老师们,我刚收到一份租打印机的押金收据和和合同,后面我应该怎么做?
好的,那么请问均摊这种方式兄弟姐妹之间需要签订协议吗?就是说有必要一定要签订协议吗?税法有没有明确规定
这个是需要的,需要有
税法有规定?
对的,个税上有这个
那请问没有签订会怎么样?
事后可以补啊,你们很多孩子?
也不是,就是因为在个税app做了专项附加扣除,那里填写资料也没要求上传这些东西,现在来问,税法居然对此有要求。我就想知道,没做会怎么样,毕竟老师你应该明白,税法有些东西,书本上是这样要求,但是实际做起来又是这样。像我公司员工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他们也不会签订这些东西,就普通和兄弟姐妹做个沟通就是了,实务也确实是,谁这么有空给你搞这些东西。所以,我想搞清楚,这两者理论和实务的差别,会怎么样
老师回答,也别只是书本理论丢出来就是了,其实这些,我们看的比你们都多,但更多的是疑惑实务性操作,好吧
实际中的就是,税务局会关联这个到底有几个孩子,这个会首先关联到,然后看你符不符合申报规定,符合就同意,你说的那个分摊协议,在实务中,一般人也不签,因为他们觉得不会查
父母中如果只有一个满足条件,这样子就可以比对信息,但是如果是父母两个都满足信息,一个孩子写父,一个孩子写母,这样子系统还怎么比对啊?
怎么可能,他们税务信息都是和公安联网了,你填一下就知道了,马上对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