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我们之前一直没做成本核算,那这个月完工产品的成本怎么算呀

2022-11-04 18:29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2-11-04 18:35

同学你好 那有统计产品的材料消耗量这些吗 ,有的话可以从这方面计算

头像
快账用户3859 追问 2022-11-04 18:36

有的,但是我们完工产品可能分几个月做完,那我怎么统计从哪个月开始的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2-11-04 18:38

那就先看一下总的完工产品有多少,总的消耗量是多少,然后看每个月有多少完工的,用每个余额完工的量去计算

头像
快账用户3859 追问 2022-11-04 18:40

总得消耗量怎么看?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2-11-04 18:41

领用了多少材料,单价是多少,就这样去算

头像
快账用户3859 追问 2022-11-04 18:44

那是累计几个月来算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2-11-04 18:45

是的,先算总的量,然后再计算每个月完工的成本

头像
快账用户3859 追问 2022-11-04 18:48

可是有个点很纠结,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产品的,还有月薪的怎么分配直接人工呀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2-11-04 18:51

产品什么时候投产可以去问一下生产部门,他们肯定是知道的;月薪就直接看哪些人直接从事生产,就将其分到产品成本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你好 那有统计产品的材料消耗量这些吗 ,有的话可以从这方面计算
2022-11-04
你这本月的加工成本放在了加工物资成本,次月继续加工时,产成品的成本就包含了上月的加工物资成本。
2021-03-15
1、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接; 2、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 3、综合结转分步法。
2022-11-24
约当产量法是约当产量比例法的简称,是指把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把完工产品的产量和在产品的约当量相加,构成约当总产量。再和发生的生产费用相除,得出费用分配率,用分配率去乘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量,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和在产品应留存的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可分四步, 1、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完工率=(上道工序累计单位产品定额工时%2B本道工序单位产品定额工时*50%)/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2、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 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2B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2B期末在产品约当量)  3、求出在产品的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4、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例如:某厂生产某产品,月末完工8件,在产品4件,完工程度50%,已知本月生产费用发生1800元,月初在产品200元,请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4×50%=2(件) 月初在产品(200)%2B本月生产费用 (1800)=全部生产费用(2000) 费用分配率 =2000/(8%2B2)=200 完工产品成本=8×200=1600(元) 在产品成本=2×200=400(元) 以约当量计算分配费用时,关键问题在于在产品分项目的投料和加工程度怎么确定。 一般都按50%来计算,这也有一定道理,产品在不同工序加工时,出来的在产品加工程度有的在50%之前,有的接近100%,对一种产品来说既不以前面完工程度来计算,也不以最后面的完工程度来计算,而采用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以50%以后多加工部分去弥补50%以前少加工的部分。 因此,一般都按50%作为在产品完工程度来进行计算的道理就在这里。这样计算从理论上讲是说得通,但在实际工作中情况是千差万别的,需要具体准确的计算。
2022-11-24
由于你之前没有做的话,那你现在的话可以这样处理,但是这样处理的话,可能预估的成本和实际成本会稍有差异。
2022-11-06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