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某科研所为非企业性单位,所研制的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当年预计不含税销售额2000万元,购进不含增值税的原材料价款为800万元,仅从增值税角度进行分析,该科研所如何进行纳税人身份的税务筹划?解:若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输入答案万元。若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输入答案万元。因此输入答案方案缴纳的

2022-10-22 18:37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2-10-22 18:38

你好 若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2000万—800万)*13% 若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2000万*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若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2000万—800万)*13% 若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2000万*3%
2022-10-22
对于该科研所的纳税人身份,选择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务筹划如下: 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该科研所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即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假设其预计不含税销售额为3000万元,则应纳税额为:3000万元×3%=90万元。 作为小规模纳税人,该科研所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需要承担全部的原材料成本和运费。假设购进不含税原材料价款为1000万元,那么原材料成本和运费总额为1000万元。 总计,作为小规模纳税人,该科研所的税负和成本总计为:90万元(增值税)%2B1000万元(原材料成本和运费)=1090万元。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该科研所作为一般纳税人,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即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假设其预计不含税销售额为3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则销项税额为:3000万元×13%=390万元。 同时,该科研所购进不含税原材料价款为1000万元,假设其中80%的原材料可以抵扣进项税额,那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00万元×80%×13%=104万元。实际应纳税额为:390万元-104万元=286万元。 作为一般纳税人,该科研所需要承担20%的原材料成本和运费。假设购进不含税原材料价款为1000万元,那么原材料成本和运费总额为:1000万元×20%=200万元。 总计,作为一般纳税人,该科研所的税负和成本总计为:286万元(增值税)%2B200万元(原材料成本和运费)=486万元。 综上所述,该科研所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税负和成本低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总税负和成本。因此,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来看,该科研所应该选择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但请注意,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企业规模、业务类型、税收优惠政策等,进行综合决策。
2023-11-01
由于该科研所不是企业性单位,因此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根据中国的税收法规,该科研所需要缴纳增值税和其他相关税费。 在进行纳税人身份的税务筹划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1.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该科研所可以自愿选择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如果该科研所预计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建议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更广泛的抵扣范围。如果该科研所预计年销售额低于500万元,可以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这样可以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 2.组织形式选择:该科研所可以考虑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可能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和优惠措施。 3.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中国政府为了鼓励某些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会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该科研所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政策,降低自身的税负。 4.合理规划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该科研所可以合理规划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以降低应纳税额。例如,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协商,选择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以增加进项税额。 5.合理规划所得税支出:虽然该科研所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可以合理规划个人所得税的支出,例如通过安排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总之,该科研所在进行纳税人身份的税务筹划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税收法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同时,需要遵守中国的税收法规和相关规定,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2023-11-01
您好,是一般纳税人的非企业还是啥
2023-11-01
方案一,作为一般纳税人: 该企业支付购进食品价税合计:80×(1+17%)=93.6(万元) 收取销售食品价税合计=150万元 应缴纳增值税=[150÷(1+17%)]×17% -80×17%=18.39(万元) 方案二,分设两个小规模纳税人,每个收入和成本各占一半: 此时,两个企业支付购入食品价税合计80×(1+17%)=93.6(万元) 两个企业收取销售食品价税合计=150万元 两个企业共应缴纳增值税 =150÷(1+3%)×3%=4.37(万元) 分设后两企业利润合计=150/(1+3%)—93.6=52.03(万元) 经过纳税人身份的转变,企业净利润增加了(52.03—48.2)3.83万元。 你好,解答如上,如果方便,麻烦五星好评,感谢。
2022-06-25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