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样转给个人确实有风险的
#提问#老师,我们是杭州物流运输公司,走的都是专线,湖州是我们的仓储公司。我们杭州物流公司有车队,专门负责从湖州的仓储公司运到杭州,到了杭州再委托第三方私人物流托运到全国各地,到了目的地后,我们老板私人付给物流私人运输款项,但是是私人转账没有进项税票,而湖州仓储公司法人是老板娘,从湖州运到杭州这段距离也没有给老板杭州物流公司开进账票!杭州物流公司向委托我们运输的公司收取运输费,这是我们的主营业务收入,我们要交销项税,所以现在都是销项税没有进项税,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个进项票的问题
某企业2021年9月发生如下业务: (1)取得货运收款,并且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9% ,价税合计200元;收取价外收入4万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2)与乙货运企业共同承接一-项联运业务, 收取全程不含税贷收入 75万元,并全额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支付给乙货运企业(一般纳税人)联运运费,井取得乙货运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价款30万元。 (3)当月购进5辆运输用的卡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不含税金额55万元;购进一辆办公自用的小轿车,取得机动车统一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加税合计金额22.6万元, (4)将部分自有车辆对外出租,取得租金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不含税租金6万元, (5)当月一辆运营货车需要修理,取得汽车修理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维修费1.8万元, (6)因保管不善 ,上月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的一批零部件丢失,该批零部件账面成本2万元。其中运费成本0.3万元(当地-般纳税人运输企业提供运输服务) ,进项税额均已于上月抵扣。(不会可以先不做)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该企业本月销项税额。 (2)计算该企业本月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3)计算本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4)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
(1)取得货运收款,并且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9%,价税合计200万元;收取价外收入4万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2)与乙货运企业共同承接-项联运业务,收取全程不含税货收入75万元,并全额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支付给乙货运企业(-般纳税人)联运运费,并取得乙货运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价款30万元。(3)当月购进5辆运输用的卡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不含税金额55万元;购进--辆办公自用的小轿车,取得机动车统--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加税合计金额22.6万元,(4)将部分自有车辆对外出租,取得租金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不含税租金6万元,(5)当月-辆运营货车需要修理,取得汽车修理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维修费1.8(6)因保管不善,上月从--般纳税人企业购进的一批零部件丢失,该批零部件账面成本2万元。其中运费成本0.3万元(当地-般纳税人运输企业提供运输服务),进项税额均已于上月抵扣。(不会可以先不做)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1)计算该企业本月销项税额。(2)计算该企业本月应转出的进项
从农民手中收购苹果,用于直接对外销售,收购发票上注明买价为两万元,该批苹果由运输企业一般纳税人负责运输到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不含税运费为800元,该被苹果80%验收入库,20%作为福利直接发给员工,A购入的苹果进项税额能够全部抵扣B验收入库的苹果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发给员工的不能抵扣C此业务当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497.6元D此业务当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440元
老师你好!A企业需要运输车找到运输企业负责人沟通,运输企业负责人因本企业车辆不够找到个人车主拉运A企业货物,运输业务结束后A企业将个人拉运部分款项打给运输企业负责人个人卡上,负责人把 转给了个人,这样的业务企业负责人有风险吗
为啥第二张图片就不是 320/1000 了啊?
请教一下,非常感谢!12月31日 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650万,为什么不是用650万➖坏账准备65万 ?
请教一下,非常感谢!工程物资,再建工程,不是也有减值准备,备抵科目吗? 为什么这个题目d.答案不愿进去?
这个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怎么算啊
老师, 实体价值=净负债价值+股权价值。 这个等式怎么推出来的?
虽然我记住这个结论了,但还是没理解透,谁能给我举例计算一下?谢谢!
老师销售费用期末余额是负数怎么调啊
这道题,公司借款100万,实际到手90万,期末还100万,90万按名义利率应该算9万,最后却还10万,公司不就亏了1万吗?它实际负担的利息比它应该负担的高呀,不管我实际到手90万还是100万,最后都是还的10万利息。
请教一下,非常感谢!选项c为什么不在营业成本列式
请教一下,非常感谢!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是职工支付出去的钱,为什么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再建工程人员的工资为什么不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开发票个人部分没给对方开,开了就算公司收入了,不道怎么处理合理呢
最好是整体保持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