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因为公司购车有增值税,销项小于进项,最终留底退税额有,之前税务一定要退留底退税,所以申请退税。公司主要是经营外贸,内贸较少,所以销项就一直小于进项。现在税务提出疑问,我们应该不用退税,因为我们是外贸,那是不是我们应该提出来都是购车增值税

2022-05-11 05:41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2-05-11 06:10

你好,美没太明白您这个是什么意思?

头像
快账用户9742 追问 2022-05-11 06:18

我们向税务提出增值税有留底退税额是因为公司购车的原因是否可以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2-05-11 06:33

因为你们是外贸企业,所以这个进项税额是不能抵扣的。

头像
快账用户9742 追问 2022-05-11 06:53

内贸很少有,近期没有内贸,这样也不符合留底退税是吗?那不退,留底税额总要保留的吧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2-05-11 06:54

对,在账上一直挂着就可以。

头像
快账用户9742 追问 2022-05-11 06:56

因为之前国税退我司了,现在要我司交还,就不知道退还给税务后税务系统中是否会保留税额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2-05-11 06:57

退回去以后如果没让你们进项税额转出那肯定还是在留抵税额里面,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没有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美没太明白您这个是什么意思?
2022-05-11
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三步处理公式:一是,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二是,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三是,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   一是,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与处理可看出,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会计处理上将无法平衡。
2021-03-19
您好,不可以哦,不能直接用于抵扣内销的销项税 出口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不能用于抵扣内销的销项税额,而应按规定办理出口退税。 不能违反规定的,违反增值税管理规定,可能导致税务风险,如被要求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甚至面临罚款等处罚
2025-03-21
同学,你好 是可以的
2024-09-02
同学你好 委托加工方式下的退税操作 外贸企业委托加工退税: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应退税额=加工费发票所列金额×出口货物的退税率。需注意,要将原材料作价销售给受托加工工厂,工厂加工完毕后为外贸企业开具成品发票,外贸企业凭成品发票进行出口退税。 相关资料准备:准备好采购原材料的发票、委托加工合同、加工费发票、出口报关单、收汇凭证等资料,用于申报退税时提交给税务机关审核。 能否转为生产企业 外贸公司是可以转为生产企业的,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有自己的生产车间,能够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等生产要素,通常是符合转为生产企业的条件。转为生产企业需在申报软件里面去填报《出口退(免)税备案变更表》,将企业类型变更为内资生产企业,退免税办法变更为免抵退税办法。 生产企业退税政策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但并非进项抵内销后全都可以退,还需要根据出口货物的离岸价、退税率等因素计算可退税额。
2025-02-28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