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商业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啊?

2021-12-08 17:32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1-12-08 17:33

你好   商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期初%2B本期购入-本期销售成本   2,零售价法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2B本期购入成本)/ (期初存货售价%2B本期购货售价)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售价*成本率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2B本期购进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2B本期进销差价)/ (期初存货售价%2B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本期已售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如果用售价核算,那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2B本期进销差价)/ (期初存货售价%2B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这个主要适用于售价比较固定,比如:书籍,药等商品的成本核算

头像
快账用户1586 追问 2021-12-08 17:40

老师,那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算啥行业成本,弄混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12-08 17:50

你好 这是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头像
快账用户1586 追问 2021-12-08 17:55

这个不是也能算发出成本和剩余成本么,有点乱,和毛利率法是不同行也用么?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12-08 17:59

1、先进先出法。它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假设条件,按照货物购入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2、加权平均法。它是指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存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月发出的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 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3、移动加权平均法。它是指在每次进货以后,立即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发货计价基础的一种方法。 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4、个别计价法。它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区别: 1.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进的货物先发出,并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平时不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月末根据各种价格的商品成本之和除以商品的总数量计算出平均单价,并据此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3.移动加权平均法:每购进一次货物计算一次单价,发出时以最近一次的平均单价计算。在一个会计期间内需要多次计算单价。 4.个别计价法:逐一辨认并确定各批发出存货的成本。计算最准确,工作量最大

头像
快账用户1586 追问 2021-12-08 18:02

你发这个知道,我之前搞不清楚和毛利率算成本有啥区别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12-08 18:03

只说一个没有比较的对象,这个咋解释?和谁比较的区别?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12-08 18:03

毛利率法不是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所以这两个可比性。

头像
快账用户1586 追问 2021-12-08 18:07

先进先出和毛利率不都算成本么?他两是应用场景不一样么?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12-08 18:17

一个是计算成本的,一个是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这两个不能直接对比。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12-08 18:17

你可以用你这个应用场景不一样,这个来理解。

头像
快账用户1586 追问 2021-12-08 18:21

那生产类的企业,用啥方法算成本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12-08 18:30

生产型企业主要的成本核算有三种方法: 一、品种法 1、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一般运用于大量大批简单生产(单步骤生产)的行业或企业,例如发电、自来水生产、原煤原油的开采等。 2、这类行业或企业的生产通常具有产品品种单一、封闭式生产、月末一般没有或只有少量在产品存在的特点。 3、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总成本除以产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4、在简单法下,生产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属于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二、分批法: 1、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 3、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4、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完工产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逐步结转分步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先后顺序,根据生产步骤所汇集的成本,费用和产量记录,计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骤之间移动而顺序结转的一种方法。 2、成本计算期是每月的会计报告期; 3、连续式复杂生产下必然进行大批量生产,无法划分生产周期,只能以每月作为成本计算期。 4、必须分步骤确定在产品成本,计算半成品成本和最终完工产品成本; 5、是否进行成本还原,要依成本结转时采用的具体方法确定。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商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期初%2B本期购入-本期销售成本   2,零售价法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2B本期购入成本)/ (期初存货售价%2B本期购货售价)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售价*成本率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2B本期购进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2B本期进销差价)/ (期初存货售价%2B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本期已售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如果用售价核算,那么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2B本期进销差价)/ (期初存货售价%2B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这个主要适用于售价比较固定,比如:书籍,药等商品的成本核算
2021-12-08
你好; 比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
2024-04-30
成本核算方法具体方法介绍: 1、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2、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如:鞋厂、轧钢厂等。更多成本核算方式, 3、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4、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5、ABC成本法 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再此,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2024-07-14
你好 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
2021-03-20
您好,成本核算分为五种核算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ABC成本法。
2024-07-05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