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这个题其实权益法没有确认商誉(权益法可以说内含商誉),但是不讲要确认商誉(本题分录是没有商誉的) 仅仅付出的对价9000万,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长投中内含了商誉,但是个报上依然计入了长投成本) 觉得老师回答仔细,可以给老师个好评哦,fighting。
老师,这个题目的答案为什么是这个?购买日的时候也要把原来的权益法的长投转进成本法长投呀?
老师,请问这2道题的商誉确认,为什么题一不用调整公允差,题目二要尼?
就是长期股权投资涉及到一个外购的问题。在计算时可辨认净资产和公允做比较确认商誉,这个跟权益法下很像,但是为什么涉及到商誉的处理方式就不一样了啊?
请问老师,为什么这道题权益法的长投也要确认商誉呀?
老师,下面这道题我不理解丁公司长投的入账价值,还有商誉为什么还要除以80%呀
老师,合同履约成本科目在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时候一般是放在哪个科目里面核算,还有合同结算科目
25年小规模的印花税还减半嘛
24年已经暂估入库了,已经成库存商品的初始数量了,但是发票25年又收到了,收到发票的时候怎么入账啊?是不是不能再入进货库存商品了,老师,
老师这份报销单报销金额按3436.48+360报销吗
怎样写好财务报销制度呢?财务报销制度改体现出哪些内容?
那内账是不是可以计入工程施工
从客户端回收的包材怎么做会计分录?
老师,这个凭证的意思我没有看懂,我到翻原凭证没有附件。
老师如果是工地发生的招待费,做外账的时候是做到管理费用还是工程施工
一人有限公司,其他应付款转实收资本有哪些手续
老师我还是不懂,为什么同一控制里还有内含商誉呢,差额为什么不用资本公积呢?
这里不是同一控制(这里的持股比例没有达到50%以上,仅仅是重大影响),直接按照权益法核算。 这里不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哦
权益法是不区分(同控和非同控下),本题同学就按照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下花了9000万买的净资产33000*25%=8250,多花了750(因为没有达成控制依然放在长投中核算)
老师能不能帮我列一下,同控长投成本法的借差用哪些科目、同控控长投成本法贷差用哪些科目;同控长投权益法借差用哪些科目、同控长投权益法借贷用哪些科目。非同控长投成本法的借差用哪些科目、非同控控长投成本法贷差用哪些科目;非同控长投权益法借差用哪些科目、非同控长投权益法借贷用哪些科目。学的太晕了
老师的建议是同学长投初始确认还要再学下(看同学的问题,同学基本没掌握) 首先这里同学有2个错误 第一:不存在权益法下(同控和非控制的问题),也不存在什么差额的问题(权益法下不可能有差额)权益法就是权益法 第二:只有成本法下才会有(同控和非同控的区分),非同控是没有差额(没有那个老讲差额)。 关于第一和第二,同学不要去联想,老师怎么讲你就怎么学 只有成本法的同控才会有差额 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方:一次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冲完了,冲减盈余公积,最后计入未分配利润),
可是老师,为什么说不存在权益法下同控非同控的问题呀?这道题写的又是A公司取得同一控制下B公司25%股份,思路梳理先算权益法的25%,一头雾水呀
同控下控制,将是A要持有B的股份超过50%以上,要能控制B 你看这个题A持有B25%是按照同控来处理的(是按照权益法来出来) 这里的题干是告诉你(就算A 和B同时处在同控下,A仅仅买了B25%的股权,也是按照权益法核算)
仅仅是为告诉了同学,只有没有达到控制,不管从哪里买过来的股权,都按照去权益法核算
明白了,感谢老师!
不客气的,继续加油,长投不用想得太多,老师怎么讲,就怎么记
一开始是有点难以理解。这个也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