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您好, 1、无形资产入账价值=3400000(元) 借:无形资产 3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00 贷:银行存款 3604000 支付员工培训费 借:管理费用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2)无形资产年摊销额=(3400000-1000000)/5=480000(元) (3)无形资产月摊销额=480000/12=40000(元) 借:制造费用 40000 贷:累计摊销 40000
2.甲公司有关无形资产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9年1月5日,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买价及相关费用共计3 400 000元,增值税税额 204 000元,购入后为运行该项无形资产发生的职工培训支出80 000元,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 (2)该项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运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未来10年内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乙公司向甲公司承诺在5年后以1 000 000元购买该专利权。甲公司管理层计划在5年后将其出售给乙公司,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 要求:(1)计算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2)计算该项无形资产每年应摊销的金额;(3)计算该项无形资产的月摊销额并写出会计分录。
甲公司有关无形资产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19年1月5日,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买价及相关费用共计3 400 000元,增值税税额 204 000元,购入后为运行该项无形资产发生的职工培训支出80 000元,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 (2)该项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运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未来10年内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乙公司向甲公司承诺在5年后以1 000 000元购买该专利权。甲公司管理层计划在5年后将其出售给乙公司,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 要求:(1)计算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会计分录;(2)计算该项无形资产每年应摊销的金额;(3)计算该项无形资产的月摊销额并写出会计分录。
其公司2017年1月5日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买价及相关费用计300万元。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该项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运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未来10年内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如果2018年年未该项专利权的可回收金额为180万元。要求:(1)写出2017年年末专利权摊销的会计分类;(2)请问是否应该提无形产减值准备?如果要提计算提取的金额并作分录
其公司2017年1月5日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买价及相关费用计300万元。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该项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运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未来10年内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如果2018年年未该项专利权的可回收金额为180万元。要求:(1)写出2017年年末专利权摊销的会计分类;(2)请问是否应该提无形产减值准备?如果要提计算提取的金额并作分录
其公司2017年1月5日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买价及相关费用计300万元,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该项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运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未来10年内会为业带米经济利益,该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如果2018年年未该项专利权的可回收金额180万元要求:(1)写出2017年年末专利权摊销的会计分类(2)请问是否应该提无形产减值准备?如果要提计算提取的金额并作出分录
老师,好。资金账簿印花税,是只要股东打进去一点投资款,就要交吗?
老师,今年第一季度享受了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如果第二季度,资产总额超5000万了,企业所得税是不是要把第一季度享受的优惠政策全额纳税。
老师,好。我们是24年8月成立的公司,认缴金额100万,股东A,100%控股。今年3月增资到500万,新加入股东B,股东A认缴200万,控股40%,股东B,认缴300万,控股60%。请问3月份这个增资需要交印花税吗?
@董孝彬 好的好的,问答区@董孝彬,刚才问题继续就行, 上面就是说其他条件一定情况下,比如这个商品收入客户就付20,我们结转成本不一样,利润就不一样的,20-8和20-10的区别,这样能理解么
老师,查账征收个体户税局会查账吗?
老师您好,乙公司为甲公司提供厨师服务、帮厨服务、保洁服务、清理化粪池服务,乙方给开发票时,这四项分别开,另外企业管理服务费单开,请问专票这几项哪个可以抵扣呢
@董孝彬接上一次问的问题
老师,好。股东用专利投资,交印花税吗?
老师对于上月工资少计提,当月补计提,计入当月产品成本的分录不太懂 少计提补借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 当月计提工资结转人工,借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当月数) 成品入库,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当月计提工资+上月补计提数)???? 分录这样对?
老师您好 a 教材上说的不能重新计入 第二张图 li这里为什么又可以重新计入其他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