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类资产的性质和后续计量特点不同 1.债权投资:通常是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目的是反映其实际的利息收益和本金收回情况。其收益和风险特征相对较为稳定和可预测,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反映在资产的账面价值上,通过“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调整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使其更符合实际的可收回金额。例如,企业持有的普通公司债券,若按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的意图持有,通常划分为债权投资,其利息收入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并计入投资收益,减值损失直接减少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符合其成本核算和收益确认的逻辑。 2.其他债权投资:是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它既考虑了公允价值的波动,又兼顾了利息收益的计算,具有双重计量属性。对于减值损失的处理,一方面要反映信用风险导致的价值减损(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其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致性,将减值损失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直接调整账面价值,这样可以避免因减值而频繁调整账面价值,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连贯性。比如,企业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若既想获得利息收益又可能在合适的时机出售获取价差收益,可能划分为其他债权投资,其公允价值变动和减值损失的处理方式体现了这种资产兼顾收益和流动性的特点。 二、会计信息的反映和决策需求不同 1.债权投资:主要面向那些追求稳定收益、持有至到期意图明确的投资者和企业。账务处理更侧重于清晰反映债权投资的实际成本和预期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异,便于投资者和管理层评估其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确定性。当计提减值准备时,直接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使报表使用者能够直观地看到债权投资因信用风险导致的价值减少,有助于做出关于该资产持有或处置的决策。 2.其他债权投资:通常适用于那些既关注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又需要获取利息收入的投资者和企业。对于减值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因信用风险导致的减值和其他市场因素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为投资者和管理层提供更全面、细致的会计信息,帮助其综合评估资产的整体价值和风险状况,以及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决策。 所以,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由于资产性质、后续计量特点以及会计信息需求的不同,导致在确认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为了更准确、合理地反映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特点和风险状况。
老师您好,债券投资和其他债券投资的减值,是借方:信用减值损失 那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是借方:资产减值损失
借 :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这两天个会计分录的会计名称有啥区别
老师,其他债权投资的减值为啥不是借 信用减值损失 贷 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呢
为什么其他债权投资的减值准备影响摊余成本呢,它的分录: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损失,它不是不影响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吗
其他债权投资计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不影响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在出售时,要转入投资收益吗?
土地使用权的摊销的会计分录?
电子税务局点提交可以撤回吗?提交算申报吗
一般纳税人变成小规模纳税人后,应增值税-待认证进项税科目有余额要怎么处理
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公司本期开票400万,但是我不想缴纳400万税款,觉得付的钱有点多,想分期确认收入分期缴纳税金,这样做行吗?今天在做申报税费时提示销售额比对不符,我这种情况是必须修改成本期开票金额400万吗?
老师好 102题怎么算 公式和原理说下
员工1-2月工资都是零申报,现在3月所属期不打算申报员工了,可以把员工离职时间填在24年的12月份吗
老师您好!因存在视同销售行为,会计上没有做销售处理,记入销售费用了,税务上已确认销项税额,账表不符,怎么调整可相符
企业法人以自己房子向银行贷款,银行直接将款项打给了有合同的第三方公司,然后第三方将款打给个人。公司账面没有款进出入。最终也是法人自己还银行款。只不过第三方收到钱后给我们公司开了发票,这种情况怎么做账呀。
资产负债表的年报是在财务软件选择2024年12期的吗
看科目余额表能看得出。这个季度是亏损还是盈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