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好, 会计里,限制性股票的锁定期,解锁期,禁售期,这三个概念,怎么理解阿?分不清,最好能举例解释

2024-04-23 09:1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4-23 09:19

限制性股票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限制性股票方案的设计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获得条件; 二是出售条件,但一般来看,重点指向性很明确,是在第二个方面。并且方案都是依照各个公司实际情况来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于限制性股票,征税时需要关注以下环节: 1.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是指公司根据其经过股东大会的《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在达到计划要求的授予条件时,实际授予公司员工限制性股票的日期。 2.禁售期(锁定期)。禁售期是指公司员工取得限制性股票后不得通过二级市场或其他方式进行转让的期限。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禁售期不得少于1年。 3.解锁期。在禁售期结束后,进入解锁期。在解锁期内,如果公司业绩满足计划规定的条件,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可以按计划分期解锁。解锁后,员工的股票就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出售。

头像
快账用户7176 追问 2024-04-23 09:21

请认真对待答疑,不要直接复制ai回复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沃需要的是举例解答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4-23 09:25

解锁期,限售股12个月内锁定这个是锁定期,在买入一段时间内不允许买卖,大于一年 解锁期,就是解除限制之后可以买卖这个需要看企业规定 禁售期就是锁定期,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限制性股票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限制性股票方案的设计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获得条件; 二是出售条件,但一般来看,重点指向性很明确,是在第二个方面。并且方案都是依照各个公司实际情况来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于限制性股票,征税时需要关注以下环节: 1.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是指公司根据其经过股东大会的《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在达到计划要求的授予条件时,实际授予公司员工限制性股票的日期。 2.禁售期(锁定期)。禁售期是指公司员工取得限制性股票后不得通过二级市场或其他方式进行转让的期限。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禁售期不得少于1年。 3.解锁期。在禁售期结束后,进入解锁期。在解锁期内,如果公司业绩满足计划规定的条件,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可以按计划分期解锁。解锁后,员工的股票就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出售。
2024-04-23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请稍后
2021-09-22
可撤销代表,没有达到可行权条件的时候是要收回来的,企业对不可解锁的股票负有回购义务,所以这个预期要收回来的股利可以减少未来回购股票的时候实际支付的回购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库存股。
2021-04-02
你好同学,首先解答三个分录的形成。本题是属于现金股利可以撤销的情形。 1.针对未来可以解锁的部分(估计打工仔变成股东了,分配利润参照给股东分利润处理。都是贷记应付股利,没有现金股利这个科目)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850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850 2.以上都是预计的,万一打工仔没有成为股东呢?你这个股利还需要给我退回。如同授予日就回购义务确认负债一样(体现谨慎原则) 现在问题是怎么退回来?就回购义务确认负债不是贷记其他应付款吗(企业欠员工的),那么现在是员工可能欠企业的(股利需要退回) 所以直接冲减就回购义务确认负债的那一笔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850  贷:库存股                      850 3.针对未来不可以解锁的部分(还是打工仔),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150(给你的利润150企业再从其他应付款里抠出来,相当于没给)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150(虽然给你分配利润了,但你拿不到手里)
2022-03-31
你好,同学。 首先,你是要对你应收账款进行分析,然后再来确定多久收回是最有利的,现金折扣多少是企业和对方 都能双赢的,逾期利息如何约定是最合适 的。 没有应收账款,必然客户会流失一部分。 那么,要能保证合理的应收款,客户又不流失,中间的平衡点把握非常关键。 首先,你要找一个平衡点。 应收款利息成本、对应的应收款创造的收益。找出这平衡点,然后再来进行决策 分析。
2020-12-09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