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3-12-04 08:45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12-04 08:46

你好! 1、关注部门预算收入编制完整性,一是审查收入种类和项目是否完整。部门收入是否全部编入部门预算,有无漏报、瞒报收入项目的问题。特别是对除财政拨款以外的收入,如政府性基金、其他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等;二是审查部门及所属二级单位是否都纳入编制范围。有无只将部门本级纳入,而所属二级单位的收入没有纳入编制范围的问题。          2、关注部门预算收入编制合理性,主要是审查收入编入预算的准确性,有无估列代编与实际收入出入较大的问题。审计时要注意收入预算编制的口径问题。部门单位应该根据近三年的收入执行和完成情况特别是当年上半年各项收入的实现情况,加上本单位的实际、有关影响收入增减的政策性变化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测算编制。          3、关注基本支出预算编制情况,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在审计人员经费编制时,要注意是否按照定员定额和国家工资政策据实列支,有无虚报人数、重复编报套取财政补助的问题,有无超标准、超范围编报津补贴、奖金和福利问题,有无将超编人员和临时工工资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问题;在审计公用经费的编制时,要注意其编制方法是否一致,是否统一采取单项定额核定的办法,即由财政按单项定额和单位行政编制数计算核定日常公用经费总额。          4、关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情况。     一是审查项目支出的立项依据是否坚持了五个原则:即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求;是否符合公共财政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是否符合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是否属于本部门行政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并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1、关注部门预算收入编制完整性,一是审查收入种类和项目是否完整。部门收入是否全部编入部门预算,有无漏报、瞒报收入项目的问题。特别是对除财政拨款以外的收入,如政府性基金、其他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等;二是审查部门及所属二级单位是否都纳入编制范围。有无只将部门本级纳入,而所属二级单位的收入没有纳入编制范围的问题。          2、关注部门预算收入编制合理性,主要是审查收入编入预算的准确性,有无估列代编与实际收入出入较大的问题。审计时要注意收入预算编制的口径问题。部门单位应该根据近三年的收入执行和完成情况特别是当年上半年各项收入的实现情况,加上本单位的实际、有关影响收入增减的政策性变化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测算编制。          3、关注基本支出预算编制情况,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在审计人员经费编制时,要注意是否按照定员定额和国家工资政策据实列支,有无虚报人数、重复编报套取财政补助的问题,有无超标准、超范围编报津补贴、奖金和福利问题,有无将超编人员和临时工工资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问题;在审计公用经费的编制时,要注意其编制方法是否一致,是否统一采取单项定额核定的办法,即由财政按单项定额和单位行政编制数计算核定日常公用经费总额。          4、关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情况。     一是审查项目支出的立项依据是否坚持了五个原则:即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求;是否符合公共财政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是否符合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是否属于本部门行政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并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
2023-12-04
你好 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通过对预算收支编制依据和会计资料的审核,揭示预算编制不细化、不合理,各项结余未编入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明显超过实际需求等问题,促进部门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水平。 2.关注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通过对部门收支科目的审核,检查部门年度预算与执行结果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揭示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预算在规模及结构上存在的偏差,重点关注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揭示挤占挪用、滞留、闲置专项资金等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关注非税收入的合法性和收缴及时性。重点关注各项非税收入项目设立的法律依据和批准手续,超范围、超标准收取非税收入、擅自批准减免非税收入或采取抵扣和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少征收入及收缴不及时等问题,提高部门非税收入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2023-12-07
你好 参考这个看一下 预算执行审计的四个关键 - https://www.docin.com/p-974780411.html
2023-10-26
你好,这个一般是注意预算相比去年的波动性,以及合理性 预算的变动幅度,具体的细项
2023-10-05
在审计中,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定能否利用:需要确定是否能够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或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如果能够利用,在哪些领域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

评估工作质量:如果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需要确定该工作是否足以实现审计目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遵循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要求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明确职责权限: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权限,如获取资料、参加会议、实施监督等,以保障其独立性和有效性。

指导监督并重:审计机关应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促进内部审计提高质量和水平,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整合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内部审计资源,统筹内部审计力量,加强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实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优势互补,减少审计监督盲区。

关注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应关注组织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出健全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议并督促执行,推动改善管理,增加价值。

规范公共权力:内部审计应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公共权力规范运行,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职尽责。

推进审计全覆盖:内部审计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努力实现审计全覆盖,消除审计监督盲区。

应用信息技术:内部审计应积极创新审计方法,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

总的来说,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注意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评估其工作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同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并在审计机关的指导下进行。
2024-08-23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