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视为放弃的是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没有表示是视为继承。
根据继承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放弃继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继承人应当自继承开始后60日内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B.放弃继承的表示应以书面的形式作出 C.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D.如继承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正确答案 : A 【知识点】继承人 答案解析 :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 帮忙解释为什么D对?放弃继承不作出意思表示,课件不是讲过这种情况视同放弃继续权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终结诉讼情形的有( )。 A.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B.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C.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D.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E.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 : B,C,D,E 【知识点】第一审普通程序 答案解析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终结诉讼情形的有( )。 A.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B.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C.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D.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E.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正确答案 : B,C,D,E 【知识点】第一审普通程序 答案解析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甲男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 )。 A.小明 B.小亮 C.甲 D.小光 E.乙 正确答案 : B,C 【知识点】法定继承 答案解析 : (1)选项AE: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2)选项D: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问题:选项D,意思是只要没有办理收养登记,这种关系就不会被承认,即便是已成事实的继子女关系?
下列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中,下列属于基于法律行为的原始取得的有( )。 A.乙基于居住权而占有使用甲的房屋 B.丙基于善意取得而取得动产质权 C.丁基于无因管理取得必要费用的返还请求权 D.甲基于合同取得合同债权 E.戊基于遗嘱继承取得轿车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 : B 【知识点】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答案解析 : (1)选项A:基于法律行为的继受取得。(2)选项C:基于事实行为的原始取得。(3)选项E:遗嘱是法律行为,继承人依据的是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故属于继受取得。 问题:D选项,善意取得是法律规定的原始取得,基于合同产生的债权是法律行为的原始取得,因为是第一次,如果是债权再次转让,那么就是继受取得,那么这道题B应该是不对的吧?
老师,请问采购用在产品上标签应该如何入账?谢谢!
公司购买了一辆车,不含税价在39万左右,缴纳了车辆购置税3.9万元,请问可以起退税吗
老师,这个收入,跟我报的不符合,这是哪里出错了,谢谢,汇算清缴表。
老师,经济法中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是按限额的谁小按谁扣除吗?
制造业企业,线上平台(拼多多)的收入,计入什么科目?
车船税一般怎么计费,多少钱一辆车呀?
老师好 24年收到一张租金发票 说要交印花税 这个如何申报啊
你好,老师,公司在2024.7.1日之前成立,并且剩余认缴出资期限自2027年7.1日起超过五年的,不管是后期减资还是实缴,都先要修改公司章程调整出资期限是吗?
公司购买烟,酒进行业务招待,直接入业务招待吗?
我们公司2019年分批购进了2000万的设备,单值都没有超500万,所以享受了税法上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的优惠政策,于当年一次性扣除,现2025年,由于经营需要融资借款,资金方要以融资租赁的形式放款,3年期的借款,这样的话,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不是就转移了,我们公司已经享受的折旧,税务上会有什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