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逻辑是这样子的,一开始个别报表内部抵消是①借:投资收益 贷:长投;而最终在合并报表的体现应该是②借:投资收益 贷:存货;也就是说需要在①的基础上补个什么分录才会生成②的结果;因为②中没有长投,而①有长投贷方,所以应该补个借方的长投;②中有存货,而①中没有,所以还得补个贷方的存货,投资收益①和②里头都有,所以不用考虑补的问题。所以最终就是补个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存货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做调整分录是不是下面这样的? 1. 对初始确认的长投进行调整: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如果是权益法长投作为对价,公允和账面价值差额) 贷 营业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 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分红 借 投资收益(子公司分红*持股比例) 贷 长投 3.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净利润等(假设都是利得)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综*持股比例) 贷 资本公积(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持股比例) 然后,把调整后的长投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 实收资本 借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其综(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盈余公积 借 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贷 长投(个别报表长投+进行前面那些分录调整后的) 借 商誉 (或者 贷 营业外收入) 贷 少数股东权益(差额) 老师,我上面的分析对吗?
老师,1.第一张图片中,权益法调整时标注绿色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指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在没有计提减值的情况下,应该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吗?2.第二张图片,个别报表权益法调整,第一步投资时点的调整,因为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40%=240,投资时点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00*40=200,240大于200,所以不用调整,是吗?3.合并报表处理,规定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始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那么第二张图下面计算时为什么要加上25?第三张图,合并报表的后面两个分录如何理解呢?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为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对投资收益的处理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我才确认投资收益,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得你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我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亏损就反过来做)。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成本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 宣告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这是对的吗?
你好老师。要求: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2×21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并编制2×21年度相关的会计分录。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问题1.答案中{ [4900+(500-400)*(1-25%)]*20%-900}这个式子,最外面那层大括号,用这个大括号{干啥啊,括上和不扩上计算后的结果有啥区别?{}再说为啥要括上啊? 问题2.卖被投资单位卖掉存货得到的长投的损益调整,为什么要计入投资收益? 问题3.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为什么要贷:其他变动收益,而不是投资收益了?
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 (1)其他债权投资公允变动 (2)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时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 (3)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模式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时形成的贷方差额 (4)现金流量套期储备(有效套期部分) (5)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6)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有以上5项其他综合收益,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 老师,开头在表达什么,麻烦您用分录告诉我这上面说什么吗?谢谢
小规模按开票收入金额申报印花税,申报缴纳了税款,没有买卖合同,有什么影响
老师,简易计税就是差额纳税吧.那刚才不是说可以用应交增值税抵减科目吗究竟怎么做啊,那我这样做行不行,比如开出100就借银行存款1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03贷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0/1.03*0.03然后成本直接记借主营业务成本80贷银行存款80然后申报的时候根据差额100-80=20*0.03申报,然后把应交增值税销项和实际申报的差额计入借应交增值税抵减,贷主营业务收入或者主营业务成本简易计税用“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核算。确认收入时,按含税收入换算不含税收入及增值税额入账;确认成本时,因进项不能抵扣,税额计入成本,也需价税分离;缴纳增值税按该科目贷方减借方余额计算应纳税额
简易计税究竟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抵减科目还是简易计税科目
老师你不是说直接按发票上的税费确认交的税费就可以吗?那这个80反正也不能抵扣直接做成本就可以了呀,为什么还要做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呢简易计税的税费究竟用那个科目啊,建筑劳务的是的举个例子收入价税合计100成本价税合计80借应收账款1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03应交税费简易计税,100÷1.03×3%借主营业务成本80÷1.03应交税费简易计税,80÷1.03×3%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然后你缴纳增值税的时候是应交税费,贷方减去借方20÷1.03×3%,按照这个来缴纳。
餐饮行业,想请问一下成本控制方面有哪些措施
老师 去年12月的进项开重复了,还能开红字吗,怎么操作的?
老师好,同事在A公司正常上班,签的合同,现在有个B公司要他去做一部分工作,半年时间按工资发放,现在让他签一个借用A公司的协议,这对A公司会不会有风险
老师,年报的其他应付款可以填报负数吗?
老师 一个公司给我个人账户转了3万元,我这有什么影响吗,我需要缴纳个税吗? 这个款本来是给领导的,领导说备用金需要用款,然后这个公司直接打给我个人账户了?我个人有什么风险吗? 如果没有的话我需要交什么款吗
我们公司正常经营,该交的税都交了,为什么会税务局要求双随机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