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的不用填写到期间费用。
管理 费用与主营业务成本中都分别包括员工的工资保险公积金,那么在企业所得税汇缴中期间费用中的工资社保等部分只列示管理费用中的还是把主营业务成本中的工资部分也加上?
#提问#老师编制2020年度现金流量表时,1.其中经营活动支出中购买商品或劳务支出哪行,是填主营业务成本本年累计发生额即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累计数,本企业是劳务派遣代发的工资社保等都在此科目?2.如果填营业成本年发生额的话,问现金流中支付的职工薪酬填什么数据?填应付职工薪酬贷方年度累计数额吗?应付职工薪酬含代发的工资及社保等吗还是只是取管理费用中工资数即可。如果取前者,那么同支付购买商品那行重复了?问到底怎么填老师?
填季度的企业所得税报表时,第二栏的“营业成本”,正常填的是采购的成本,那发工资的“管理费用”和对公账户扣除手续费的“财务费用”,也需要加起来算在营业成本里吗?
加工型企业,只是加工服装赚加工费,平时成本只有工人工资和社保,没有其他的费用票入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主营业务成本把人工和社保费用列入了成本,这样操作对吗?现在税务局来核实,说所列成本与收到的发票金额不符
老师 你好 请问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的营业成本指的是??因为我们公司没有主营业务成本 只有员工薪资 社保 公积金 报销等费用 没有其他成本 我应该怎么填写
老师,个体工商户,不能提升成一般纳税人吧?
24年付贷款利息时做的代收代付,情况如下:甲公司与乙公司合作收购小麦,甲向银行贷款5000万,双方约定乙公司承担贷款利息,乙向甲每月付息如10万,之前银行也不给开发票,甲收到乙汇入的贷款利息款做其他应付款科目,现乙向甲要发票,目前银行同意开贷款利息票,甲公司可以给乙开票吗,怎么开?开好票账么处理,甲收到银行发票账又怎么处理?
2024年1月4日成立的个体户,门店正常营业,公账没有流水,截止到现在一直都没有申报跟纳税,也没开过发票。现在税务系统显示纳税人状态:非正常。接下来我应该如何去操作?
老师,财务科目余额表一个客户的预收有余额,但是业务端应收和预收该客户都没有余额了,我们是内账,我要把它调到哪个科目去呢
小规模纳税人12月开的票,1月红冲要怎么做账,报表要怎么调整
您好,a105000里的利息支出自动带出为0,期间费用表里是有利息支出这一项的,是向金融企业贷款利息,那么a105000表需要填写这个数据吗
你好老师,请问我们公司有个员工工资是5000,我们公司给承担个税,个税150元。我们给员工申报工资的时候还是申报5000吗?
请问这样做股东分红分录可以吗?考虑分红付给老板账户,老板付给其他股东 宣告时计提分红: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结转分红: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发放分红: 借:庫存現金(其他股東分紅) 借:应付股利(老闆分紅) 贷:银行存款-大丰银行 股东分红发到了另一个账户,中国银行 借:應付股利 贷:庫存現金
老师,你好。我们是出口公司一般纳税人也有做内销的,现在有些费用发票是专票来的,这些可以做增值税认证抵扣的吗?另外如果抵扣了是不是就不可以入费用了?
老师客户公户转了3110.65,我开了发票,后面让退款495 35,小规模退的四百多我怎么做分录
那计入哪里
你好,做到主营业务成本主表主营业务成本里面的呀。
也不需纳税调整这些是吧
对的,是的,不需要调整的。
例如工资薪金100万,其中做账时20万计入了营业成本,80万计入了期间费用;那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工资薪金账载金额、实际发生额和税收金额应该如何填写 例如工资薪金100万,其中做账时20万计入了营业成本,80万计入了期间费用;那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工资薪金账载金额、实际发生额和税收金额应该如何填写
第一个职工薪酬明细表,全部都是100万。
第二个职工薪酬明细表,全部都是100万。
可否具体一点,期间费用明细表的职工薪酬写多少金额,纳税调整明细表的职工薪酬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写多少,职工薪酬明细表的工资薪金支出的账载金额、实际发生额和税收金额写多少
你好,第一种情况,期间费用明细表里面的工资填写80,职工薪酬明细表里面填写100。
老师,我还想咨询一下,作为建筑企业,在实务中很难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可以按照实际发生的收入和实际发生的成本来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吗?
可以的,但是注意一下,收入不要小于成。
收入不要小于成本的
好的,这样做税局应该不会让我们纳税调整的吧
你好,为什么会要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什么的?
和收入对应的支出是成本,做成本里面没有问题的。
就担心非要我们按完工百分比法,不能结转太多成本
收入不能小于成本按这个就可以
老师,多家公司共用一个经营地址可以的吗?所有的租金和水电费只计入一个公司的账
这种有风险的,除非你们是分开门牌号,如果在一个地址有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的风险。
就是有的公司是没有经营业务的
没有经营业务,那成立了干啥 你长期零申报有风险的,有隐瞒收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