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同学,请稍等正计算
12.单选题甲公司2×18年12月15日购入一台入账价值为200万元的生产设备,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顶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2万元,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19年年末因出现减值迹象,甲公司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10万元,处置费用为26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为70万元。假定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不变。则2×20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折旧额为()万元。A6.35B8.5C8D11.06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资产的资料如下:(1)甲公司有一条生产电子产品的生产线,由A、B、C三项设备构成,初始成本分别为40万元,60万元和1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生产线已使用5年。三项设备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构成完整的产销单位,属于一个资产组。(2)2019年该生产线所生产的电子产品有替代产品上市,到年底导致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销路锐减40%,因此,公司于年末对该条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3)2019年末,甲公司估计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为56万元,估计相关处置费用为2万元;经估计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计算确定的现值为60万元。另外,A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5万元,B、C两设备都无法合理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4)整条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5年。要求:计算给生产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进行分摊,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资产的资料如下:(1)甲公司有一条生产电子产品的生产线,由A、B、C三项设备构成,初始成本分别为40万元,60万元和1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生产线已使用5年。三项设备均无法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构成完整的产销单位,属于一个资产组。(2)2019年该生产线所生产的电子产品有替代产品.上市,到年底导致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销路锐减40%,因此,公司于年末对该条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3)2019年末,甲公司估计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为56万元,估计相关处置费用为2万元;经估计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计算确定的现值为60万元。另外,A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5万元,B、C两设备都无法合理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4)整条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5年。要求:计算给生产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进行分摊,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2019年1月1日,A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支付价款和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120万元,购入后要达到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按照年限平均法折旧,2020年12月31日因出现减值迹象,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80万元,处置费用为14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50万元。假定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均保持不变。2021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万元。
2017年年末,甲公司自建的一条新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生产线由A、B、C三台设备构成,成本分别为1600万元、2000万元、2400万元、使用寿命均为10年,全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均为0。2018年年末,由于新产品的市场前景未达到预期,该生产线出现减值迹象,其可收回金额为4800万元,其中A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400万元,B、C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均不能合理确定。不考虑其他因素,B设备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为()万元。(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这张发票的购买方没有纳税人的识别号可以报销吗,可以在电子税务局查询到这张发票
老师有核算成本工作推进时间表吗
老师,我们承接了一个工程安装,享受了甲供材适用简易计征3%开具了销项发票,我们再外包给了分包商,其中分包商提供的施工工程服务计入什么科目?可以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劳务费; 还是制造费用——A项目——施工劳务费;再结转到生产成本_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里面?
老师,月底增值税应该如何做账
老师,我们是建筑劳务公司,一般都是工人的劳务成本,请问我的年度所得税申报表还显示退税怎么办,不想退税,因为我们是异地项目预缴的所得税,现在显示成本高于收入,是不是只能调减一部分成本放置25年本年呢,然后去调平这一部分的所得税,还是说再交一部分?
老师进项的驸码可以查具体是啥吗
做账显示固定资产不平和折旧怎么操作
一般纳税人公司可以开具普通发票吗?
您好,个体工商户查账征收财务制度备案后,需要季度申报的资产负债表怎么填啊
老师,单位员工已办理退休,没离职,是不是还要继续单独买工伤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