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折旧每年6000/5=1200 税法折旧第一年6000*5/15=2000 税法折旧第二年6000*4/15=1600 税法折旧第三年6000*3/15=1200 税法折旧第四年6000*2/15=800 税法折旧第五年6000*1/15=400 会计第1年累计折旧1200 会计账面价6000-1200=4800 计税第1年累计折旧2000 计税基础6000-2000=4000 应纳税暂时性差为4800-4000=800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800*25%=200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200 会计第2年累计折旧1200*2=2400 会计账面价6000-2400=3600 计税第2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1600=3600计税基础为6000-3600=2400 应纳税暂时性差为3600-2400=12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200*25%=30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300-200=100 会计第3年累计折旧1200*3=3600会计账面价6000-3600=2400 计税第3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1600+1200=4800计税基础为6000-4800=1200 应纳税暂时性差为2400-1200=12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200*25%=300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300-300=0 会计第4年累计折旧1200*4=4800会计账面价6000-4800=1200计税第4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1600+1200+800=5600 计税基础为6000-5600=400应纳税暂时性差为1200-400=80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800*25%=200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200-300=-100 会计第5年累计折旧1200*5=6000会计账面价6000-6000=0 计税第5年累计会计折旧为2000+1600+1200+800+400=6000 计税基础为6000-6000=0 应纳税暂时性差为0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0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 额为0-200=-200
这个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怎么算啊
老师, 实体价值=净负债价值+股权价值。 这个等式怎么推出来的?
虽然我记住这个结论了,但还是没理解透,谁能给我举例计算一下?谢谢!
老师销售费用期末余额是负数怎么调啊
这道题,公司借款100万,实际到手90万,期末还100万,90万按名义利率应该算9万,最后却还10万,公司不就亏了1万吗?它实际负担的利息比它应该负担的高呀,不管我实际到手90万还是100万,最后都是还的10万利息。
请教一下,非常感谢!选项c为什么不在营业成本列式
请教一下,非常感谢!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是职工支付出去的钱,为什么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再建工程人员的工资为什么不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老师,我现在坐汇算,2024年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亏损20万,但是24年汇算我调增了24万,应纳税所得额4万了,缴纳所得税了,那24年利润表是否需要修改?
这个可以这么说吗?对民联营企业来说是重大影响,对合营企业来说是重共同控制,对子公司来说是控制
老师,那个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概念呢,就是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施大施加重大影响。 民营企业是不是就是控制有共同控制的那个,权利呀?就是啊,说实在的,我都不太理解,嗯,应用指南上的意思,但是讲义上还行。就合营企业是共同控制一项安排与的,被安排位的参与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核心安排。对核心企业投资是指投资方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一同对被单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且对投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享有权利的投资。那个对子公司投资呢,那概念我知道的,就是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施加控制的那个股权投资,那我就是对那个合营企业有点。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个说法
老师会计日常处理和税法规定反过来怎么做
同学,如果是企业年数总和法,税法上年限平均法,那么每年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
这道题是会计日常处理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取年数总和法,
那发过来怎么算呢
对,所以每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我问的你另一个同事,反过lai咋算,和你回答的一模一样
可这是两道题
乙公司于2015年12月25日购入生产设备一台,成本为6000万元,预计使用5年,无残值。 会计上日常处理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可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无其他会计与税收差异。适用税率25%。 要求:请列出2016-2020年每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表,并写出相关数据的计算过程和会计处理。 (包括每年累计会计折旧、账面价值、累计计税折旧、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道题和刚刚那道题不一样
嗯,只不过后者是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
老师 能不能再写的详细一些
同学,上面已经给您写了,请问哪里不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