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因为这个是属于税法口径的暂时性差异,这个确认为递延所得税。
租入的固定资产,新准则是不是规定除了低价值租赁和短期租赁,一律计入“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确认资产负债。是不是不在分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
根据新租赁准则,将租赁测算的各期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是不含税金额吗?
老师,新租赁准则下,使用权资产净值减租赁负债是等于递延所得税资产过负债吗
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摘要怎么写
本年利润是负的,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还需要做递延所得税吗
期末增值税为负数,要重分类到什么科目?
老板个体户,老板把钱付给采购员,拿货付款都是采购员,税务局后台预警虚开。因为这些货都是没有开票的。只有物流单据采购员的付款凭证这样的情况怎么处理?
#提问#出口的到岸价和离岸价做账有什么区别,特别是有运保费的,我确认收入都是按照开具出的发票做应收账款,确认收入,付运费时入费用对吗?假如3月出口意大利报关单上,CIF到岸价39600美元,运费3719美元保费占39.6美元,3月份美元汇率7.1693,开具的发票价税合计256957.75元,税额0元,老师麻烦给写下具体分录吧
老师好,我们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跟乙方签合同,我公司提供场地,乙方经营研学基地。我公司分红10%,学校与乙方签合同,款要怎么打到我公司才合规,打款到我公司之后我公司要代乙方代扣代缴增值税吗?
根据加工的具体数量出成品扣除出材率,,老师加工企业是按这个结转成本吗?举个例子
老师好,我们是做旅游度假村公司的,我们自己自建的不动产,计入在建工程,如果完工以后要计入固定资产,需要提供什么原始凭证才可以转入固定资产?
请问5个农户合作社,去年合作社收到购买农机补贴的10万,再对公转给农户A(但不是其中的5个农户)。购入2台农机17万开票给合作社。但由农户A个人支付的农机费。请问合作社上面每笔业务入账科目是什么?
老师,个体户需要报财务报表吗
请问老师 停车费怎么报销
老师好 去年12月开通了一家小规模纳税人 请问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是季报呢还是月报
什么是税法口径的暂时性差异,不太明白,不是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吗
是的,您可以这样理解。
不是,我的意思是使用权资产减租赁负债也不等于这个税会差异啊
但是它说会有差异,所以。确认递延所得税。
不是,我的意思是,比如税法折旧是500,会计折旧和财务费用是600,这样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吧,但是使用权资产减租赁负债不等于这 1 00,到底是怎么计算
折旧和财务费用,他们俩不在一起计算。
是不在一起算。就是算完结果不是都计入损益吗,这个会和税法有差异啊,这个差异也不等于那个相减,请帮忙进一步确认这个问题怎么处理
你好。只有说会有差异的才这样处理。财务费用没有差异,不通过李延所得税。
老师,你没明白我在问什么
不是所有损益都确认递延所得税,这样说清楚吗?
不是,你说的我明白但不是我问的问题
虽然说你这个资产他没有直接影响利润,但是你那个资产它之所以形成差异,是因为折旧导致的差异折旧会影响利润,所以说也要确认。
新的租赁准则在初始计量时,要通过折现同时确认“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在随后期间直线法折旧。 但是税法的规定没有改,在实务操作中,是否意味着现在租赁一确认,就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递延所得税
我知道啊,那减租赁负债是什么意思呢
新租赁准则的最大变化,就是对于承租人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了。 对于承租人,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外,都需要在租赁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租赁费用”。 虽然会计科目发生了变化,但是基本上还是跟旧租赁准则中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差不多。 一、会计处理 1、租赁开始日: 借:使用权资产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初始费用的进项税额可抵扣)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应付租赁费中包含的可抵扣进项税额)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初始费用) 2、租赁期间按照实际利率确认融资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3、租赁期间实际支付租赁费: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贷:银行存款 4、租赁期间实际支付租赁费同时确认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5、租赁期间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二、税务处理 对于租赁中的承租人税务处理,税务上还是需要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 经营租赁,租赁费按照直线法在租赁期间分摊并税前扣除。 融资租赁,租赁费不得直接税前扣除,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税前扣除,但是折旧方法是直线法。 因此,无论是经营租赁还是融资租赁,基本上都是采用直线法,租赁期间前后各期间的税前扣除金额是一致的。 三、税款差异分析以及递延所得税问题 会计上确认的“财务费用”在税前不得扣除,税务上确认为经营租赁的“试用期资产”折旧费也是不能税前扣除,税务上确认为融资租赁的“使用权资产”折旧费可以按规定扣除。 由于会计上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融资费用,会导致前期分摊较多,后期分摊较少。 无论会计上和税务上采用何种办法,在整个租赁期间内,会计上计入损益的金额和税务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在总体上是相等的,但是会计上各期间金额不一致,前期金额大后期金额小,税务上是各期间金额相等。 因此,就会出现会计上前期进入损益的金额大于税前扣除金额,后期会计计入损益的金额小于税前扣除金额。 因此,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就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前期是纳税调增,后期是纳税调减。 纳税调增,意味着就需要多交税,但是由于是暂时性差异后期纳税调减后就可以少交(抵减)。 由于暂时性多交的税款后期可以抵减,因此应确认为一项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以,执行新租赁准则后,在租赁期间纳税调增的期间,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也不是租赁开始日一次性就全部确认,而是随着纳税调增逐步确认的(后期随着纳税调减逐步冲减)。
我知道这个处理,我说的是为什么要用使用权资产减负债来算这个差异
因为这个是属于税法口径的暂时性差异,这个确认为递延所得税。
税会差异就是这样产生的,已经上面详细解释了,您再考虑一下。
上面已经详细的解释了,没有办法再详细分解了,您可以再考虑考虑。整个的业务也发。
整个的业务处理和差异的产生已经发给您了,没有办法再解释了。
您再考虑。您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