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一、工资薪金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 (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照第1列和第2列分析填报。 (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2.第2行“其中:股权激励”:本行由执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26号)的纳税人填报,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填报纳税人根据本年实际行权时股权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 (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行权时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照第1列和第2列孰小值填报。 (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3.第3行“二、职工福利费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的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福利费用实际发生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14%)。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14%、本表第3行第1列、本表第3行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4.第4行“三、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填报第5行或者第5+6行金额。 5.第5行“其中:按税收规定比例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适用于按照税收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比例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填报,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不包括第6行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发生额,不包括第6行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 (4)第4列“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累计结转准予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余额。 (5)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不包括第6行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扣除比例与本行第1+4(2+4 ?)列之和的孰小值填报。(税屋提示: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扣除比例与本行1+4、2+4列之和的孰小值填报?) (6)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7)第7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填报第1+4-5(2+4-5 ?)列的金额。 6.第6行“其中: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适用于按照税收规定职工培训费用允许全额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填报,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教育经费本年实际发生额(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100%)。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7.第7行“四、工会经费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拨缴工会经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工会经费支出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工会经费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2%)。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2%与本行第1列、本行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8.第8行“五、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填报纳税人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按本行第1列、第2列以及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孰小值填报。 (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9.第9行“六、住房公积金”:填报纳税人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住房公积金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住房公积金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金额,按本行第1列、第2列以及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的金额孰小值填报。 (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10.第10行“七、补充养老保险”:填报纳税人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的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补充养老保险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补充养老保险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5%)。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养老保险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5%、本行第1列、本行第2列的孰小值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11.第11行“八、补充医疗保险”:填报纳税人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的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 (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补充医疗保险金额。 (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补充医疗保险本年实际发生额。 (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5%)。 (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医疗保险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5%、本行第1列、本行第2列的孰小值填报。 (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 12.第12行“九、其他”:填报其他职工薪酬的金额。 13.第13行“合计”:填报第1+3+4+7+8+9+10+11+12行的合计金额。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4行=第5行或第5+6行。 2.第13行=第1+3+4+7+8+9+10+11+12行。 3.第6列=第1-5列。 4.第7列=第1+4-5列。 (二)表间关系 1.第13行第1列=表A105000第14行第1列。 2.第13行第5列=表A105000第14行第2列。 3.若第13行第6列≥0,第13行第6列=表A105000第14行第3列;若第13行第6列<0,第13行第6列的绝对值=表A105000第14行第4列。
年报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的第8行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这行是填职工医社保数据吗?
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数据怎么填?
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交款怎么填呢老师
老师 汇算清缴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里面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填写哪个数?
汇算清缴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里面A105050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是填写什么数据?
老师,公司名义炒股,企业所得税是不是也可以享受免征?
老师,公司名义炒股季度赚50000,小规模公司,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50000贷:投资收益49504.95(按1%计算不含税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495.05。季度不超30万,增值税免征转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495.050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款。请问一下这两个会计分录这样对吗?
老师,我们以公司名义买股票炒股,季度赚350000,我们是小规模公司,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350000贷:投资收益346534.65(30000x1.01)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65.35问题1,以上会计分录和计算对吗?问题2,季度超30万的,是计入投资收益还是其他收益这个科目?麻烦老师,问题1和问题2,一一回答指导一下,谢谢
我想问一下之前我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那我的其他应付款怎样冲减
账上有笔预付款在借方多了,但是多方查账不知道哪里的问题,怎么平帐呢,可以的话做什么分录呢
电子税务局里面,完税证明怎样打印
废品收购再转销售企业,可以申请核定征收吗
生产企业每月出口和内销怎么简便计算进项比列
今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截止日哪天
请问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的会计分录错写成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怎么改正,2024年底
若所属期2020年1到12月应付职工薪酬借方发生额50万,贷方51万,那账载金额51实际发生额50吗
同学您好,填实发数50万的
A107012人员人工费用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工资薪金这边为什么是写贷方金额呢
有的借方有的贷方,不太理解
这个是从研发支出转费用的部分分别不同情况处理的有的资本化了有的费用化了复杂些 平台规定一题一问,如是原问题还不明白,可以继续提问,直到您明白为止,如还新问题请五星好评后另行提问。老师将为您继续服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