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控制采用成本法,用帐面价值份额, 共同控制、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用公允价值的,
小梁老师,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里的非同控企业合并和权益法核算, 是不是都有一个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和占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去比较, 对价大于份额,是商誉;对价小于份额,是营业外收入。 然后非同控企业合并的成本法核算长投,初始投资成本,就是按付出公允价值确认,差额不管是商誉还是营业外收入,都不需要做处理,合并报表才有这个差额的体现。 权益法核算长投,确认初始投资成本的时候,比较之后,对价小于份额,要调整投资成本,增加营业外收入。 是这样区分的吗?
老师您好,A公司本期转让了全资子公司56%的股权,剩余股权以权益法进行核算。A公司取得该子公司的方式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因支付对价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差额在以前年度确认资本公积1000万元。 A公司认为需将本次转让的56%股权所对应的560万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其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会计报表准则》第五十条——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请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支付对价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差额形成的资本公积,是否属于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股权时是否需转入投资收益?
老师,我想问一下,只有母公司才需要编制合并报表,也就是它有子公司,那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时候,若是实施重大影响并不构成控制,为什么还要计算对家与被投资方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呢?
你好,老师,我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这一块的核算还是有点蒙,有没有什么简单方便记的方法?[愉快]就是同一控制下,非同一控制下,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特大影响什么的入账价值要怎么区分?[捂脸]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按实投成本,什么情况下按取得投资时对方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什么情况下要把取得时的相关费用算到账面价值?
东方公司于2x20年1月1日合并了南部公司,合并前两个公司不具有任何关联关系。通过合并持有南部公司60%的股权,合并对价为8000万元。东方公司在2x20年1月1日备查簿中记录的南部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有关资料如下:(1)南部公司2x20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为6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3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为20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0万。(2)南部公司2x20年度实现净利润为5000万元,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南部公司2x20年因持有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200万元。南部公司2x20年度宣告发放当年现金股利500万元。要求:(1)判断该合并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2x20年12月31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调整,编制相应调整分录。(3)编制2020年12月31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分录。(4)编制2020年母公司对子公司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分录。有4问,拜托了老师
登录电子税务局会有浏览记录吗?在哪里可以查询,没有申报和修改
你好老师,我收到一笔10000元的货款,其中实际到账9965手续费35,我这个项目明细应该怎么做?
老师酒吧充值送酒给客人怎么做账啊
老师你好,我是新成立的公司,3月有一笔收入进公户,但是我当时还没做税务登记,这张票开出开入都在四月,那我可以把账也做在四月吗?
差额征税的行业可以取消差额征税按常规的行业去销项减进项报税吗,
老师我们是石家庄小规模纳税人, 需要给邢台项目开发票,1、开外管证时,今天要开24000元发票,合同金额我写多少?合同金额20万的话,那我开外管证时合同金额写24000元?还是20万? 2、我们老板给的是电子版合同,只有合同签订日期2024年12月,工期大概35日,那外管证合同有效岂止时间我咋写? 3、我们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季报,所得税季报!4月份不含税异地开票金额超过10万元了,我还需要4月底预交增值税和所得税款吗
我们是外贸企业,我们申报了一笔退税款,供应商是第一次供货,税务发了函调给对方税务局,对方税务局回复函调说手续不全,要让我们出口转内销,但实际货物是不需要退回来再销售的,比如进货金额80万,进项税7.2万,出口销售100万,退税率9%,请问这笔业务如何做会计分录,如何填写纳税申报表
某公司,之前的固定资产没计提过,怎么重新开始做账计提
我这个问题问到一半就结束了怎么弄?
2024年补交2017年的一个销售未入账的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并且税局那边帮更改了2017年的增值税申报表(在2017年的增值税申报表里增加了这笔为未开票收入),请问这笔补税的完整分录是什么?需要还原业务做账吗?网上搜的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里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