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2B劳动者报酬%2B生产税净额%2B营业 盈余
某企业拟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资金200万,按直线法折旧,使用年限为六年,其终结点的净残值为20万,在建设点一次投入借入200万,建设期一年,发生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12万,预计投产后,每年可增加营业收入80万,增加付现成本30万,借款利息在生产经营期的头两年平均偿还。 计算净现值,净现值率,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假定回收残值额与预计净残值相等,所得税率25%,资金成本率8%)
老师 请问 有一个填表的空格:增加值(E06):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创造的新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这种 营业盈余 就是本年利润吗?
统计报表中的劳动者报酬、中间投入、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收入法增加值、生产法增加值等计算公式是什么
大华公司拟购入一条生产线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初始需投资1000000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日,5年期满生产线无净残值收入,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800000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300000元;乙方案初始需投资1400000元,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为使该生产线交付使用后及时形成生产能力,初始还需垫支流动资金200000(5年期满设备报废清理时全部收回),5年期满该生产线净残值收入为400000元,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900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320000元,以后4年中每年以50000元的增加额递增。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投资预期报酬率为10%。要求:3.分别采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进行两个方案的计算并加以评价。
某公司为扩大生产,拟购置设备一台,成本为150000元,使用6年,预计净残值为15000元,直线法计提折旧。无建设期。投产后,每年增加营业收入90000元,增加付现成本53000元。贴现率为10%投资者必要报酬率为15%。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计算净现值并对上述设备购置项目是否可行作出评价。
公司车已经卖掉,但之前会计没有入账,买车付款又是私账户,收款也是私账户,现在卖掉后,过户,我该如何会计处理?公司车如何过户,有不有什么其他税务问题
老师申报个税时要填社保吗?
注销公司,四月底已开清税证明,五月初准备工商注销,但五月还有一笔款没收回,我还可以在注销账户前收款吗?我是先注销账户再工商注销,还是工商注销完,在收公章前注销账户了
请问: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是负数怎么办?
请问老师,甲单位,2022年的时候,在工商公示准备办理注销,但是因为税务注销出现问题,导致工商注销也无法办理,2025年重新再办理税务注销,请问原工商做过工商公示了,请问2025年如果税务注销成功,工商注销还要做公示么?谢谢
请问老师,单位原来在甲市的A区办理税务注销,因为往来没有清理干净,注销失败,后来第二次又在A区办理注销还是失败,领导把税务转到C区,并且让把账上的往来和固定资产清理干净,请问老师,再去C区办理注销,会引起税务重点关注么?可以正常的办理注销么?
请问老师,单位要注销,账面有十几万的固定资产,请问是否要处理掉。
老师,为什么这里的摊销不减减值呢[捂脸][捂脸]
老师b也是坏事吧为啥不选择呢
老师我从五月份开始建账,之前三四月份不准备建账了,但我的银行存款要怎么做账才能对得上余额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生产税净额的计算公式和营业盈余的计算公式
同学你好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2B生产补贴-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
请问老师生产税和生产补贴是指什么
同学你好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这些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税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烟酒专卖专项收入、进口税、固定资产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排污费、教育费附加、水电费附加等。
现在没有营业税了这个可以忽略
请问下中间投入如何计算
另外生产税净额中减去从利润 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需要扣除(这个是指期间费用下的工资和福利吗?)
纠正:是营业盈余中减去从利润中开支出工资和福利费需要扣除(这个是指期间费用下的工资和福利吗?)
企业或部门的总产值或销售额减去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原材料、半成品、燃料和电力以及劳务等的费用即为增加值,它包括要素成本和税金。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二种。 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在实算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倒算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