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不完全是这样,你是损失了10万的进项,但是你付的钱也少了啊,你要减去你少付的钱之后,才能比较。
老师好,请问,我公司前期签订门窗购买合同时,约定税率13开专票,比如100万的不含税金额,税率13%,按理可以收到113万专票,但对方因各种原因不能开13%,只能开3%,他们是小规模纳税人,即价税合计只有103万发票,我的损失是10万的进项,相当于在原来100的合同签订金额上需要打九折,理解是否正确?
老师我们建筑借出资质,只收取管理费税金由他们本人承担,比方说,签订100万合同,其中材料占比60%,人工占40%. 老师这60万材料中有13% 和3%税票,老师您说我提前扣除他们税点 ,按照什么比例扣除10%差不多吧,老师比方说有的13%票, 这个票据也是真实的,我到时候退给他们税点时候,我是按照13%开票税率点退给他们?还是按照多少退给他们老师,实际操作时候没弄过!那有的3%税票呢? 我本身缴纳9%税 加上附加费用折合到10%了!咨询别人,他们说,建筑税负率2.7%左右,不能都退给他们,是啥意思,我不理解!老师说的比较乱,就像我举例,怎么到时候按照什么退给他们税点钱,比方说我都按照10%扣除了,有13%和3%票,我要是按照13%退给税点 我就得吃亏了,折合起来,需要缴税了! 但是当时是按照10%收取的!怎么把控这块 3%,那部分的我怎么退法?
老师我有个疑问。简单说,举个例子,100万的车+购置税108.9万,然后租赁公司收车款总价108.9万的4%的服务费44000,总开票是113.2万,这是张增值税专用发票,113.2万票面金额其中的11.5%也就是13万可以抵扣掉公司13万税款,其余金额抵扣企业所得税。(可以开租赁费,可以一次抵扣,也可以分一年多次抵扣) 另外,因为是第一手买到融资租赁公司名下,买车签合同的时候您就要确认好,7到10天以后车过户到您指定名下(可以是任何个人或公司)如果卖给我们,我们可以提前约定金额市场价收(抵完税还能不亏反赚),税也抵了,现也套了,相比于从公司转113万到个人账户要交的税,113万,正常交40%的税,到个人账户67.8万,要划算很多!
甲板材制品厂是一般纳税人,因受疫情影响,前几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左右,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销售收入达到450万(不含税),销售收入60%金额(不含税)可以取得专票。由于经营有方,2021年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现需要购进一批原材料,有两个进货渠道可以考虑。一种是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进货,每件含税12元,可以开具专票。一种是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进货,每件含税9元,可以开具普票。甲企业全年共需此种原材料20万件。企业主要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板材制品销售,估计年收入为1600万元,另一块是安装收入,估计年收入为400万元。进项税额估计年总量为2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安装业务基本没有进项。甲企业最近要和一个客户签订100万元的供货合同,现有两种方案:一个是规定付款期限是30天,付款条件是3/20,即2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3%的现金折扣。一个是主动压低价格,将合同金额定为97万元,同时在合同中约定,超过20天付款加收3万元滞纳金。假如甲公司请你担任财税顾问,请从以下角度进行税收(3)针对甲企业现有的经营业务,能否进行税收筹划以减轻税负?(4)甲企业应该和客户签订哪种合同?
甲板材制品厂是一般纳税人,因受疫情影响,前几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左右,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销售收入达到450万(不含税),销售收入60%金额(不含税)可以取得专票。由于经营有方,2021年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现需要购进一批原材料,有两个进货渠道可以考虑。一种是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进货,每件含税12元,可以开具专票。一种是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进货,每件含税9元,可以开具普票。甲企业全年共需此种原材料20万件。企业主要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板材制品销售,估计年收入为1600万元,另一块是安装收入,估计年收入为400万元。进项税额估计年总量为2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安装业务基本没有进项。甲企业最近要和一个客户签订100万元的供货合同,现有两种方案:一个是规定付款期限是30天,付款条件是3/20,即2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3%的现金折扣。一个是主动压低价格,将合同金额定为97万元,同时在合同中约定,超过20天付款加收3万元滞纳金。假如甲公司请你担任财税顾问,请从以下角度进行税收筹划,并写出必要分析过程问:甲企业应该和客户签订哪种合同?
老师你好,同一个跨区域事项报告可以开多张发票吗
a项目2023年的支出,根据项目管理部门要求不能支出需要调出,怎么在2025年做账
没有生产,可以将制造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吗?会不会导致报表的管理费用过高
公司快注销了,但是之前开的发票还没收到款怎么办
老师,做汇算清缴的时候,我不小心勾选了研发的表格,我想在基础信息里取消如何取消呀?
怎么注册公司,需要什么资料?
老师,质量人员既检测原材料,也做半成品检测,是不是得统计工时。也要算每个原材料检测工时。
一个季度超过100万元收入,收入是1272390.83元(实际含税金额是12851147.74元),增值税3%是38171.72元,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是12868.5元,为什么是这个数 计算过程辛苦老师大致写一个,谢谢
老师,质量人员检测原材料,对应的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是不是计入入库的原材料成本
老师,新开办企业未有收入的情况下开了餐费的发票,季度申报时候没收入,利润为负数这样有问题么?
如果我付的是113万,才是我真正损失10万?
你好!对的。他开103万,你还要付113万,还只能抵扣3万,才是损失10万。
现在我们没付,但是合同我们是按13签订的,现在他们发生变动为3%,即便没付,也和合同违背,也有损失的
你好!损失确实是有。这种就要另外谈了
那我怎样去确定损失,然后和对方谈,最终按签订金额打几折合适?
您好!这个首先要确定,你们现在这种情况要付多少钱给对方。然后还要确定,你的差额从别的地方去取得,需要多少成本,才能知道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