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之前估计确认的管理费用需要冲回的,但是因为在每个资产负债日都会按照最新的情况进行估计,因此你冲回的金额只是上个资产负债表日与行权日之间的变动。分录这样做可以的。
下面这个是为什么? 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为成本费用时,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区别于税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1.如果税法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则不形成暂时性差异;(很少见) 2.如果税法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允许税前扣除,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成本费用的期间内,企业应当根据会计期末取得的信息估计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算确定其计税基础及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补充例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以后期间不会变更,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月2日,甲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授予其50名管理人员每人10万份股份期权,每份期权于到期日可以6元/股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但被授予股份期权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甲公司工作满3年才可行权。 甲公司因该股权激励于当年确认了400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税法规定,行权时股份公允价值与实际支付价款之间的差额,可在行权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甲公司预计该股份期权行权时可予税前抵扣的金额为1 500万元。
2×19年1月1日,甲公司向5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份股票期权,这些人员从被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2年,即可按每股6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2万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2×20年9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股票100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 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职。2×20年12月3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6。 行权日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6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0 贷:库存股 1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 老师这道题如果改一下,把库存股改为20元每股回购那么回购价就是2000,也就是说贷方会大于借方,库存股会多出来200,哪分录怎么写呢
@小胡涂老师 你好。 如果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但在可行权日股票市价低于预先确定的价格,导致无人行权,之前估计确认的管理费用要在当期全部冲回吗?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管理费用 是这样做会计分录吗?
@小胡涂老师 你好。教材: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我的问题是:可行权日和行权日可能会间隔较长时间,如果行权数量比可行权日预计的行权数量少,如何做会计处理?
2020年1月1日,甲公司向5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份股票期权,这些人员从被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两年即可按每股6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2万股普通股票,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2021年10月20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股票100万股利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职,2021年12月31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6元。这里我想知道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怎么算?我看答案是应该是50×2×12。但是不应该还要加上20年的吗?我认为是50×2×12×1/2+50×2×12×2/2。请老师解答
我的理解,冲会是累积的管理费用都要冲回,此前报表期间的“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都是累积这样做分录的: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结果到可行权日,全部没有行权,即:此前所谓的最佳估计数量全部是错误的。
此前年度的管理费用虽然已经结算,但也都在本期冲回,因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原则。
是所有的都需要冲回。但是你上个资产负债表日就已经是截止到当时的最佳估计了,已经对之前的进行过调整了。所以你现在要看的只是这段时间的
我举个例子吧,如果股份支付等待期是五年,共60个月,最后一个月股价飞流直下跌倒了预先确定的可行权价格以下,但前面股价都是在预先确定的可行权价格以上(即:有行权价值),要全部冲回前59个月累积的管理费用。
我还有一个问题,麻烦也回答一下哈
是这样的没错,可是你在58期的时候已经根据最新的条件预计了新的行权比例了,已经对管理费用调整过了。就像是计提坏账一样。
哦哦,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期权这个东西要么值钱,要么一文不值。59期之前的最佳估计都是按照在职员工一定会行权来估计的,只是每期都对错误预计的职工辞职人数做调整,也就是说一直到59期,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都是增加的,但是突然第60期的时候,期权价值直接归0了。
你说的这种情况也存在,掌握基本原则就行了,就是原来确认的都需要结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