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你根据文字版的那个理解就行。 迟延一般是主观原因导致,原邀约失效,发出的为新邀约。但是法律都有兜底条款,最后一句你可以理解为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原邀约仍然有效,那么就不算新邀约。 迟到同理! 祝学习愉快!
老师:我去年考的初级,今年转行。前面一家物流公司干了两个月,是新开的公司,没正常营业,现在关门了,我们辞职了。图三是我按某老师编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内容。图二是我今天去面试的单位,图一是面试的题目,看对不对?从来面试没做过题目的。上午做题加经过两个人的面试,说我没制衣厂工作经验不适合。这个往来会计还要有制衣厂经验吗?不是看单据对账吗?她是不要我找的借口吗?去年考的初级,哪有这么多经验?原以为有个证好找工作,结果不尽人意。我到底适合找什么样的行业什么岗位?现在的我好纠结,好心烦!请老师详细指导一下,谢谢!
(请孺子牛老师回答) 1.图一这道题目是我根据售后回购(融资性质)的题改的,可能不太对,我是想将融资性质和租赁性质做个对比,请问分录这样写对吗?确认租金收入的同时是不是应该结转租赁成本?应该怎么做?还有如果交增值税应该是在哪一步? 2.图二这道题我不明白的是,从销售方角度看,提前收到了钱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还产生了费用,对于这个会计处理不太明白
老师,您看我的图一和图二,两种说法,请问承诺的迟延和迟到,到底哪个才是新邀约,哪个是有效的?
你好,我这边单位承诺给我的工资是税后35w(未扣除五险二金),我计算了下,每年实际到手的工资,也差不多这个数值。那么问题来了,我在个税系统申报的时候,申请了专项附加免除个税,一共有两个子女教育,房贷,赡养老人,好像一共可以减免48000元,可是个税系统并没有给我退费呀。请问我这种情况,个税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如果这样的话,我不申请个税的专项附加免除,岂不是没有区别吗?或者说,别的同事如果税前年薪是35w,那么他申请专项附加个税免除后,实际所得收入,是不是和我一样?谢谢!
你好,我这边单位承诺给我的工资是税后35w(未扣除五险二金),我计算了下,每年实际到手的工资,也差不多这个数值。那么问题来了,我在个税系统申报的时候,申请了专项附加免除个税,一共有两个子女教育,房贷,赡养老人,好像一共可以减免48000元,可是个税系统并没有给我退费呀。请问我这种情况,个税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如果这样的话,我不申请个税的专项附加免除,岂不是没有区别吗?或者说,别的同事如果税前年薪是35w,那么他申请专项附加个税免除后,实际所得收入,是不是和我一样?谢谢!
外账上有个其他应付款 A 20万 有个其他应收款 B 20万 我可以 用公户转给A 让A 转给B 然后B 再转给公户 分录 公户转A的时候 借 其他应付款A 20 万 贷银行存款20万 B再转公户的时候 借 银行存款 20万 贷 其他应收款B 20万吗? 这样这两个就在账上平了 这样行吗?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直接从贷方摊销走就可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分别计入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在这里,我想知道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摊销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要摊销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这两个科目
老师,产业+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经营模式 有休闲度假,有民宿还可能有餐饮,请问除了农业生产两税双免,那个休闲度假,民宿和餐饮也可以跟着免税吗?
甲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甲公司”)由两位投资者各出资750万元设立。2020年1月初,甲公司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金额如下:实收资本1500万元,资本公积500万元,盈余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100万元。2020年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1月10日,经股东大会批准,按股东原出资比例将资本公积300万元转增资本。(2)9月20日,为扩大经营规模,经股东大会批准,引入新投资人加入甲公司,并将甲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2000万元,按投资协议,新投资人出资资金300万元,占甲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为10%。(3)12月31日,经计算本年度实现净利润400万元,经股东大会批准,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30%以现金方式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矿山企业发生的开支和费用哪些计入成本哪些计入费用
员工出示收据可以报销吗
要个建筑行业的管理员要求我们把企业所得税按收入的一个比例交,商贸行业一般来说要比建筑行业高还是低
计提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丶环保税怎么做分录? 环保税以什么作为计提依据呀?
筛选后,复制粘贴,能只粘贴到可见单元格吗
老板买了一个2万多的手机,不想入固定资产,还能如何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