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出口免抵退税什么意思?老师举个简单的例子

2021-08-05 11:20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1-08-05 12:12

(一)计税依据 “免、抵、退”税办法按照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乘以外汇人民币牌价计算“免、抵、退”税额。 (二)一般贸易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 现行“免、抵、退”税办法,执行税法规定的退税率,并按照出口货物的离岸价计算“免、抵、退”税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其中: 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条例规定的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计算应退税款 当外商投资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以上,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 ①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 ②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③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退税额 (3)以上计算公式中的有关说明: ①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②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的两种办法确定,即国家公布的当日牌价或月初、月末牌价的平均价。计算方法一旦确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更改。适用“免、抵、退”办法的企业,月度申报退税时使用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在季度汇总填报时不再重新折合计算。 ③企业实际销售收入与出口货物报关单、外汇核销单上记载的离岸价不一致时,税务机关按关单金额计算免抵退税,对关单金额与金额大的差异部分应照章征税。 ④“当期应纳税额”是指“月度应纳税额”。 ⑤各月计算的应纳税额为正数时应在税务部门规定的征收期内照章纳税。 ⑥“应退税款”计算公式内“季度末应纳税额”和“当期应纳税额”均是指“季度末最后一个月的应纳税额”。 ⑦只有当季度末最后一个月的应纳税额为负数时,才适用“应退税额”计算公式,其他月份的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只能结转下月继续抵扣。 ⑧当外商投资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以下,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三)当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占本企业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不足50%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一)计税依据 “免、抵、退”税办法按照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乘以外汇人民币牌价计算“免、抵、退”税额。 (二)一般贸易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 现行“免、抵、退”税办法,执行税法规定的退税率,并按照出口货物的离岸价计算“免、抵、退”税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其中: 当期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条例规定的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计算应退税款 当外商投资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以上,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 ①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 ②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时,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③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退税额 (3)以上计算公式中的有关说明: ①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②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的两种办法确定,即国家公布的当日牌价或月初、月末牌价的平均价。计算方法一旦确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更改。适用“免、抵、退”办法的企业,月度申报退税时使用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在季度汇总填报时不再重新折合计算。 ③企业实际销售收入与出口货物报关单、外汇核销单上记载的离岸价不一致时,税务机关按关单金额计算免抵退税,对关单金额与金额大的差异部分应照章征税。 ④“当期应纳税额”是指“月度应纳税额”。 ⑤各月计算的应纳税额为正数时应在税务部门规定的征收期内照章纳税。 ⑥“应退税款”计算公式内“季度末应纳税额”和“当期应纳税额”均是指“季度末最后一个月的应纳税额”。 ⑦只有当季度末最后一个月的应纳税额为负数时,才适用“应退税额”计算公式,其他月份的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只能结转下月继续抵扣。 ⑧当外商投资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以下,且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三)当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占本企业当期全部货物销售额不足50%时,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021-08-05
某一般纳税人生产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率13%,2022年5月购入原材料100万元,税率13%,进项税额是13万元全部认证,上月留底进项税额3万元,当月内销不含税收入50万元,销项税额6.5万元,当月出口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根据上面实例,来理解免、抵、退的意思: 第一:免,就是出口的这部分货物是免税的,当然也就不要考虑它销项税额了。 第二:抵,抵是为后面的退做准备,先抵了后再考虑后面的退税, 就是用本期内销的销项税额,与当期和上期留抵所有的进项税额进行相抵,相抵后的进项余额=13+3-6.5=9.5万元, 第三:退,退就是出口退税,理论上退税的金额是用出口折合的人民币金额*退税率,所以本期理论上应退税额=200*13%=26万元, 实际应该退的要看抵以后的进项税额是多少,用理论上应该退的金额和抵以后的进项税额对比,哪个金额小就按那个金额退,9.5<26,所以本期应退税额就是9.5万元。
2025-02-05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通常会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增值税的免抵退税政策。这里的“免”指的是免征出口环节的增值税,“抵”指的是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可以用于抵扣内销商品的销项税额,“退”则是指如果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可以申请退税。
2024-07-17
同学你好 你可以看下这个举例 哪里看不懂 你指出来
2022-09-28
其实就是股票持有时间较长,不是作为金融资产核算的,比如买入股权形成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
2021-03-22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