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方说,你之前去买一个商品啊,之前需要100块钱。但现在通货膨胀严重的话,你那个商品肯定会涨价呀,那么现在去买就需要120。那如果说你用后进先出法来进行结转,这个成本的话,也就是说,你当期先要结转这个120的商品的成本。你这样子,这个主营业务成本就会增加,那里存货的余额就会减少。所以说就是低估了存货的余额。
6、异城购进商品一般采用( )交接方式。 A.提货制 B.送货制 C.送货制或提货制 D.发货制7、批发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一般记入( )账户。 A.其他应收款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支出8、直运商品销售、委托代销商品等销售能分清进货件别或批次,对于其发出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应采用( )。 A.个别计价法 B.加权平均法 C.毛利率法 D.先进先出法9、商品批发企业采用( )法计算已经销售商品成本,期末结存商品的价值比较接近市场价格。 A. 个别计价法 B.加权平均法 C. 先进先出法 D.毛利率法 10、一般商品零售企业,“库存商品”账户用于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加、减少和结存情况,该账户的余额反映( )。 A.验收入库商品的进价
通货膨胀条件下,后进先出法应该是更好反应销货成本与低估了存货余额,先进先出法低估了销货成本与更好反映存货余额,图片里有关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说法不对吧?
郭老师不好意思麻烦您下!泰山公司只生产种产品,2018年3 月有关资料如下:期初存货400件,本期生产量1600件,本期销售量1800件,每件产品售价为100 元,期初存货和本期生产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60元,本期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30元,上 期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0元,销售与管理费用全部是固定性费用,共计10000元。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 (1)分别采用两种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 (2)分析营业利润差异。
W 公司有甲、乙两种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 2022 年 12 月初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 40 000 元和 50 000 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8 000 元,其中甲、乙存货分别为 3 000元和 5 000 元。2022 年 12 月 31 日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 40 000 元和 60 000 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45 000 元和 54 000 元。该公司 12 月份甲存货并未领用或销售,期初乙存货中有 40 000 元对外销售。则该公司 2022 年 12 月 31 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A.0 B.-2 000 C.2 000 D.5 000
这一题的解析没有看懂?老师可以讲解一下吗 W 公司有甲、乙两种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单 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 2×22 年 12 月初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 40 000 元和 50 000 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8 000 元,其中甲、乙存货分别为 3 000 元和 5 000 元。2×22 年 12 月 31 日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 40 000 元和 60 000 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45 000 元和 54 000 元。该公司 12 月份甲存货并未领用或销售,期初乙存货中有 40 000元对外销售。则该公司 2×22 年 12 月 31 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甲存货应该转回的减值准备为 3000 元,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60000-54000-5000×10000/50000)=5000(元),所以本期期末应该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5000-3000=2000(元)。
每月有进项税,销售对方都不要票怎么办?
高新资料要保留10年,交接的是电子档,只做20天试用期离职后没人跟我交接,后续我要负责吗?电子档有无数方式丢失
大三金融专业,考过了初级需要继续教育吗
月末加权平均法是怎么计算的?
老师 ,提取工程款时,每次甲方都要求我们按结算产值100%开票,然后按75%付款,并且开出发票到工程款回款期间至少2个月到账,问这样的话,开出发票时候,先不确认收入,只做增值税税计提,应该如何分录,后面收到工程回款后应如何做凭证?可以暂不确认收入,用其他科目先流转一下吗?
调整以前年度年所得税和财报,并交所得税和滞纳金。对公司有什么影响,还有没有其他处罚
老师,借别人的钱不用交印花税借出去的钱要交印花税吗
老师我想要咨询一下我的出口交付方式是cif2500美元,运保费300美元,我开具发票的金额是2500美元*汇率还是(2500-300)*汇率
进项税的凭证,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还是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
个体户酒店开了票要报印花税吗
如果说你是先进先出法,就是先按照100去结转了你之前买进来的成本。那么这种情况,你留下来的都是120的存货,那么这个样子就高估了你的存货余额,
所以说图片的说法应该是不对吧
先进先出没问题 后进先出这样说,不太完善,应该是更能反应现实市场成本
老师,你说的更能反映现实市场成本应该是现实的市场销货成本吧
对的,就是这个存货现在的一个价值
先进先出法也不会高估存货余额吧,只是存货余额价格相对后进先出法更高,但实际上在存货余额方面更能反映存货市场价格吧
不会,先进先出,你按之前低价把之前购进的出库了,余下的存货都是后面买进来的价值,高估了存货价值
但是余下的存货是后面买的价值,后面买的不正是以市场价格买的吗?怎么会高估呢?这个评价价格高低的基准不正是以当前市场价格吗?
销售的产品是按照你之前买的,后面买的统一销售的,你并没有说先把之前买的都销售出去啊。你库房里面的货他是混着的,但是你算成本只算了,之前卖出去的那一部分,你那个明显留在库房里面的存货余额就会偏高啊。
(先进先出法不是先买的先销售吗?) 感觉有点乱……我后面几个问题都是在问先进先出法为什么会高估了存货价值,我认为是恰好反应了存货的价值,因为余下的存货是后面买的价值,后面买的不正是以市场价格买的吗?怎么会高估呢?这个评价价格高低的基准不正是以当前市场价格吗?
上月购进50,单价100,总共5000 本月购进50,单价120,总共6000 如果本期销售70件,混着销售 先进先出,结转成本后,余额30×120,把之前的低价全部结转,余下的高价,高估存货价值 后进先出结转成本后,余额30×100
先进先出法:30X120>后进先出法:30X100 所以,先进先出法存货价值大于后进先出法存货价值。 此时从市场中继续购进存货30,总价值为:30X120 后进先出法:30X100<市场价值:30X120,所以后进先出法低估存货市场成本 先进先出法:30X120=市场价值:30X120,所以先进先出法恰好反应市场存货价值 所以先进先出法不是恰好反应存货价值吗?
你如何反应的呢 你出售的70平均混着出售,30余下的有之前的有现在的 你却全部按现在的价格反应
就是高估了存货余额了,你这里
好吧,感谢老师
嗯嗯,祝你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