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者是有区别的。 1、在实际成本法核算下,是用“原材料”与“在途物资”进行核算。 原材料的成本是实际成本。在途物资表示货物未收到,已经发出的状态。 2、在计划成本法下,需要用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进行核算处理。 原材料结转的是计算成本,材料采购是实际采购的金额,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企业的节约差异或者是超支差异。
老师我们卖跟客户一点原材料,但是这个原材料是总公司直接先发货的,客户是我们,暂总公司还没有给我们开票之前,我们可以先开票给客户吗?之后总公司在给我们补开票,意思就是我们采购了总公司的材料又卖给了客户
老师。原材料跟材料采购的意思我混淆了 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老师材料采购跟在途物资的意思分别是什么意思?
老师,甲供材跟清包工有什么区别?可以通俗易懂讲下吗?不要官方的回答。(我自己的理解是,甲供材:即甲方提供材料,乙方不提供,乙方纯人工。清包工,即包工不包料,所以也是一个意思啊?)
老师,这里讲的付款开票和采购开票是什么意思?采购材料不是别人给开的票吗?
老师,之前税务局一定没核建安合同,现在才发现,我们也配合,那滞纳金还要交吗
我入职一家新公司,电器批发零售公司,以前是个体,门店销售电器那种。还有一家小规模纳税人没有用了。新成立的一般纳税人,然后啥会计档案资料也没有,以前没请过会计财务。库存数据都没有准确的,是我在重新理清,说先把内账弄好,后期接外账回来做,外账在其他兼职会计那边,问题是他们都不知道要租的仓库发票,反正打对公账户都是我要求的。反正完全不懂财务流程,老板也不懂,不知道兼职会计那边怎么做账的。还存在给客户的客户开发票,公司客户把钱打公司账户上。这样的公司做外账靠谱吗?我安全吗?私户收钱情况多,我都要求他们尽量收支对公。很迷茫。想着家附近上班方便,因为没啥经验是继续待着学经验?还是找下一家。有初级。。
公司不经营没有销售,车子还在开,保险费要抵扣吗?
实收资本的印花税是次年1月交吗
老师,小规模公司销售时增值税如何入账,缴纳时如何做分录?
老师,代理记账公司年度备案是应该从财政用户登录进去还是企业用户登录进去呀,我以前都是从财政用户登录进去的
补缴23年股权转让的投资收益,一部分税款,一部分滞纳金,怎么做账?需要用以前年度损益么?是不是所得税费用和营业外支出?
老师,我想问一下,土地使用权出让契税我应该做什么科目,还有契税的滞纳金
老师是一年累计开票金额超过五百万就自动变成一般纳税人吗?那么总资产达到多少也会变成一般纳税人呢
请郭老师回答一下我的问题,其他人不要接,接了也请退回
老师好深奥 理解不了呀
两者是啥意思呢
一、给你举个计划成本法核算法的例子吧,假定采购货物甲材料计划成本是10000元,如果实际采购时,不含税金额是9000元,增值税税率是13%,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关的会计分录是: 1、采购时,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9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70 贷:应付账款10170 2、按计划成本结转处理,分录是: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10000 3、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0 备注:材料成本差异是贷方余额,表示是节约差异,就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元1000元。 二、 假定采购货物甲材料计划成本是10000元,如果实际采购时,不含税金额是12000元,增值税税率是13%,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关的会计分录是: 1、采购时,分录是: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2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60 贷:应付账款是13560 2、按计划成本结转处理,分录是: 借:原材料——甲材料 120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12000 3、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分录是: 借:材料成本差异 20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000 备注:材料成本差异是借方余额,表示是超支差异,就是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2000元。 三、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采购属于过渡性的科目,按实际采购的金额做账务处理,按实际采购发票的税额抵扣进项税,以及记录实际应欠的应付账款(货款)的金额。 四、在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属于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科目。直接从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结转至原材料科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