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有何不同

2020-10-20 15:46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0-10-20 15:50

(一)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会计报表附注;而《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二)资产负债表   首先,项目详略程度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中重要的项目需要列示明细项目。如“存货”项目,不仅要列示“存货”总额,还需分别列示其中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而《企业会计准则》只需列示“存货”项目。 其次,简化分析列示项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示将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资产及负债,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该项规定。 再次,突出重点项目列示。《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不仅列示固定资产的原价,还需列示累计折旧额以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便更全面地反映小企业的资产原貌;而《企业会计准则》只列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利润表   首先,小企业缴纳的税金的列示。《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的“税金及附加”项目下,需全面列示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而《企业会计准则》中只需列示“税金及附加”。 其次,《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期间费用需要列示主要的明细项目。比如销售费用项目,在列示“销售费用”总额的同时,还需列示其中的商品维护费、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也不例外;而《企业会计准则》只是要求列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总额。 (四)现金流量表   首先,现金含义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项目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现金”是指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企业持有的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其次,列示项目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只要求列示净流量,并且列示项目简化。而《企业会计准则》分别列示现金流入的合计、现金流出的合计。 再次,现金流量构成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只是要求编制主表。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外,还需要编制附注。 最后,编制方法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只采用直接法进行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采用直接编制法,采用间接法填制附注。 (五)报表新增项目 依据财会[2018]15号 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资产负债表新增的“持有待售资产”和“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及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处置组中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以及相关的负债的期末账面价值。这一变化源于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标志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中仅在“如有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时才增设的“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和“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负债”正式进入了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新增的“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包括在这一项目内。这样一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范围缩小了。 利润表新增的“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等。这一变化源于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该准则要求将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仍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利润表新增的“持续经营净利润”和“终止经营净利润”分别反映净利润中与持续经营相关的净利润和与终止经营相关的净利润。这一变化源于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标志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仅在附注中披露的终止经营信息正式进入了利润表。参看 http://www.textbookcenter.cn/detail/491.html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一)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会计报表附注;而《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二)资产负债表   首先,项目详略程度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中重要的项目需要列示明细项目。如“存货”项目,不仅要列示“存货”总额,还需分别列示其中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而《企业会计准则》只需列示“存货”项目。 其次,简化分析列示项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示将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资产及负债,而《小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该项规定。 再次,突出重点项目列示。《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不仅列示固定资产的原价,还需列示累计折旧额以及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便更全面地反映小企业的资产原貌;而《企业会计准则》只列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三)利润表   首先,小企业缴纳的税金的列示。《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的“税金及附加”项目下,需全面列示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而《企业会计准则》中只需列示“税金及附加”。 其次,《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期间费用需要列示主要的明细项目。比如销售费用项目,在列示“销售费用”总额的同时,还需列示其中的商品维护费、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也不例外;而《企业会计准则》只是要求列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总额。 (四)现金流量表   首先,现金含义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项目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现金”是指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企业持有的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其次,列示项目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只要求列示净流量,并且列示项目简化。而《企业会计准则》分别列示现金流入的合计、现金流出的合计。 再次,现金流量构成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只是要求编制主表。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外,还需要编制附注。 最后,编制方法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只采用直接法进行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采用直接编制法,采用间接法填制附注。 (五)报表新增项目 依据财会[2018]15号 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资产负债表新增的“持有待售资产”和“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及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处置组中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以及相关的负债的期末账面价值。这一变化源于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标志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中仅在“如有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时才增设的“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和“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负债”正式进入了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新增的“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包括在这一项目内。这样一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范围缩小了。 利润表新增的“其他收益”项目反映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等。这一变化源于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该准则要求将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仍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利润表新增的“持续经营净利润”和“终止经营净利润”分别反映净利润中与持续经营相关的净利润和与终止经营相关的净利润。这一变化源于2017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标志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仅在附注中披露的终止经营信息正式进入了利润表。参看 http://www.textbookcenter.cn/detail/491.html
2020-10-20
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是小规模期间使用业务简单这个核算简单 这个企业会计准则就是中级注会你学习那个会计就是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写的,这个适合业务复杂企业,中大型企业
2021-01-11
您好,最大区别就 是会计科目不一样,在财务报表是也是看科目 1、适用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2、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比《企业会计准则》少设了25个一级科目。 3、资产清查的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小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生资产的盘盈或盘亏时直接进行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表中已取消了资产待处理项目,企业在编报前必须将待处理的资产进行处理,因此财产清查还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2024-01-05
同学你好 1。适用范围不同    《小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小企业,按照制度规定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若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制度》,就不能同时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而《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含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看,符合《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小企业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2。会计科目设置不同    《小企业会计制度》比《企业会计制度》少设了25个一级科目。    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小企业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因此可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部分科目进行归并,如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合为应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装物归并为材料科目等。第二,小企业会计核算简化或者没有某科目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从而可少设。    3。账务处理不同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小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生资产的盘盈或盘亏时直接进行处理。笔者认为这种处理方法简明扼要,与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内容相符。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资产负债表中已取消了资产待处理项目,企业在编报前必须将待处理的资产进行处理,因此财产清查还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多余。    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较难确定,计提减值准备时需要进行较多的职业判断,而小企业会计人员少,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更少,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跌价或坏账准备,不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小企业投资的业务比较少,按重要性原则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简化了的成本法或简化的权益法核算。    会计制度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所属财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
2022-09-16
你好 选择小准则 就可以 
2021-03-23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