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承兑汇票的优点
商业承兑汇票作为票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环境,加强融资等特点,虽然发展较于银行承兑缓慢落后一些,但现在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以下为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优点:
(一)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流通速率
一方面,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出票时不需要去银行柜台办理业务,也无需向银行缴纳银行承兑汇票开票金额万分之五的手续费,既能节约时间,还能节约财务支出,降低财务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使用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不仅可以避免大量现金的运送,还可以灵活支付,可以节约把现金送到对方的时间成本,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的积压。而且,商业承兑汇票的背书、贴现、转贴现行为,可以大大的提高市场的资产流通速率。
(二)缓解贷款拖欠,活跃市场经济
首先,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基本上是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前提进行的,可以增加贸易双方的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货款费的不到位。其次,根据我国票据法规定,商业承兑汇票的背书企业负负有连带担保的责任,如此更可以在紧密合作关系的同时,缓解货款的拖欠,活跃票据市场交易活动。最后,大力发展商业承兑汇票可以促进资金向中小企业流通,增加企业活力,活跃商品交易市场。

(三)缓解资金运转情况,提高商业信用
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相比,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流转依靠的是企业自身的商业信用价值,如果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进行支付,就可以获得在一定期限内的延期支付信用,进而可以获得资金融通的时间,缓解资金运转的矛盾。而且,收款企业的资金状况紧张时,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手续,能够在汇票正常流程付款前拿到资金。因此,不管是对付款企业还是对收款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均有缓解资金运转的优点。而且,现在一些银行也推出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业务,在银行给予企业的授信额度范围内可以保证贴现,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在将企业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有效结合的同时,更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
商业承兑汇票的缺点
上述内容描写了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优点,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仍然存在明显的缺点,如下所示:

(一)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率不高
根据文献资料可知,一些规模大的企业,管理规范,人员配置也到位,对商业承兑汇票了解也很多,也经常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然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很多只是听说过商业承兑汇票,使用率非常低。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对商业承兑汇票不仅不够了解,也反映出通过商业承兑汇票融资的几率不高,中小型企业的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高度。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率低,流通性差,中小型企业很难享受到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带来的支付结算功能。
(二)融资风险增大
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是为了融资,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但是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增大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商业承兑汇票是依赖于企业的商业信用,汇票是否能得到承兑与承兑人自身的商业经济实力息息相关,如果承兑人的支付能力和信用状况不是那么良好的话,商业承兑汇票很难转让背书,也很难找到银行贴现,这样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而且,商业承兑汇票存在一定的地域上的影响,一些企业也不想冒险,未必会接受商业承兑汇票,同样会影响企业的融资。
(三)查询、辨伪难度增加
目前,我国的的银行承兑汇票可以通过专业的系统验证银行承兑汇票的真伪,而商业承兑汇票却没有查询平台。接受商业承兑汇票的银行和企业难以辨别真伪,这会造成商业承兑汇票在转让、贴现时投入较高的时间、人员成本去企业查询验证。而且一些商业承兑汇票机构发展缓慢,使得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非常影响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积极性,也缺乏开展票据使用业务的积极性。因此,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承接业务可能也会有一些影响。
(四)坏账风险增加
一方面,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商业风险,人们对商业承兑汇票本身的思想负担较重,会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和贴现业务上进行考量,而且,商业承兑汇票的结算时间也较长,纸质的商业承兑汇票期限最长可以达到6个月,而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期限就更长了,最长可以达到1年,远远大于一般应收账款的期限。尤其现在的市场变化幅度很大,承兑人的财务状况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非常有可能会造成企业坏账。尤其当一些小微企业接受商业承兑汇票后,在短期难以贴现、支付,更会造成资金断流,更会造成紧张的财务状况,而承兑人也很有可能在了解这一状况后,更不予以付款,拖垮小微企业。

(五)无法获得赔款风险增加
商业承兑汇票是否能承兑主要依赖于承兑人的意愿和支付能力,我国并未对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有一些资金或者信用上的准入门槛,几乎可以说所有企业都能使用,而对于收取汇票的企业来说,他们缺乏辨别承兑人信用和资金状况的方法,这些情况都很有可能造成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后未能兑付的情况,增加无法获得赔款的风险。而且,企业若是将商业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他人,前后手若有某种隐蔽的约定,企业很可能会遭到诈骗,比如,持票人的付款请求在遭到承兑人拒绝后,向企业追索,企业付款后再向承兑人追索时,也未必能顺利得到款项。
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