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这个题目错了,每股净资产不加权的。 留存收益是增加所有者权益,这里加没问题的。
老师,财管不是每股收益算股数的时候才加权平均吗,怎么算每股净资产也要加权平均呢,考前押题是不是弄错了, 还有所有者权益为什么还要减留存收益呢,押题视频老师可以看下,综合题里
老师,请教个问题,我们这公司注册资金100万3个股东,其中A占40万B占40万,C占20万,现在C要把股权平均分给A和B,公司没有注册资本,股权也是0转让,但是我们这的专管员要求按实收资本叫印花税,这个股权转让价款呢,是填0么,这样是不是就没有任何税了?还有个问题,专管员要求公司提供租赁协议及付款的证明,但是付款就是股东个人把钱打给了房东那边个人,这样没走公户可以吗,怎么处理?我问那个专管员没走公户,就是个人对个人支付的行不行,他竟然问我你觉得呢?这个怎么处理? 还有这个表中的上期末净资产就是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对吗?
这不就是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变动,权益法核算事情,投资方应按享有份额确认的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吗 处置长投的时候,老师说要把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都结转到投资收益 但是这个题这里是要结转到留存收益,这是为什么? 这也不是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出售了要结转啊,它不还是出售长投吗?
这两道题 一个是增资 3000 万 再计算股东权益的时候加上了 3000 一个是要约收购 没➕3000 要约收购在老股东手里买股份 老股东退出吗 取代这部分股东? 另一个是增资 3000 这个 3000 为什么要加上 增资取的 30% 这部分股东还在吗 还是每个股东平均卖出各自的 30% 从 100% 到 70% 这两种情况 分不清 找潇洒老师
老师,关于“其它债权投资”中的减值问题,又开始犯迷糊了,当发生减值时,按平常思维,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其它综合收益,这不是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吗?而在存货减值时,就很好理解,借:资产减值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这个是可以计提或转回的,为什么其它债权投资就不能转回,还要计入其它综合收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呢?第二个问题,关于其它综合收益,长投的权益法下,公允价值增加时,贷方计入“公允价值变成损益”,是损益类科目,而在“其它债权投资时,却是要计”其它综合收益“,是权益类科目,同样是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不同的做法,这个在实务中,是硬性规定吗?也就是说,没有理由,按这个规定做会计分录就行了?
老师,我遇到一个建材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有销售白灰和运费,24年10月,12月做了暂估白灰运费入账,同时结转成本了,25年1月份有了进项白灰跟运费的单据,暂估的多,这个分录怎么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受影响吗?1月份做冲销暂估,24年的报表会改变吗?
增值税申报对比不符,现在不能开票怎么搞
印花税,实收资本时交,另在业务发生签合同时也交,这不是重复交了吗?
请问老师,化工行业的会计好做吗?公司是做调和油的
老师,24年暂估14万,分录:借库存商品贷应付账款 25年3月收到发票,借应付账款贷库存商品?
计提工资中,为什么个税和代扣代缴的社保都要计入应付职工薪酬里。这些不都是要从员工中收回的吗?计入了应付职工薪酬里,那不就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多出了两笔款项了吗?
老师好,若月末销项税额2000 进项税额500 直接做的分录如下:计提增值税 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 贷: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00 贷: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500 借: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5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500
东莞买房,不是满五唯一的情况下,117平,实际成交价80万算,业主购买价100万,假设业主有2套,3套情况下,买卖方各自需要交多少税。
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损失到底影响不影响摊余成本
老师,请问如果是公司的职工报销机票费,可以吗?可以税前列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