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报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时,第一行“工资薪金支出”的账载金额的确定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核算情况来分析,并不完全等同于“科目余额表里的本期发生贷方减期初余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以下是具体分析:
账载金额的含义
账载金额是指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也就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的工资薪金金额。
具体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
- 如果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关于工资薪金的核算清晰准确,没有跨期调整等特殊情况,账载金额通常等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以下简称“应付职工薪酬” )的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数。
- 例如,企业每月计提工资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此时贷方发生额就是当月计提的工资薪金,全年贷方发生额累计数就是账载金额。
考虑期初和期末余额情况:
- 像您企业存在的情况,期初贷方余额是23年12月工资24年1月发放,期末贷方余额是24年12月工资2025年1月发放。这种情况下,账载金额应该是本期计入成本费用的工资薪金金额,也就是本期贷方发生额。
- 不需要用“本期发生贷方减期初余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来计算。因为期初贷方余额代表的是前期已经计提但尚未支付的工资,在前期已经计入了账载金额;期末贷方余额是本期已经计提但尚未支付的工资,已经包含在本期贷方发生额中。如果按照“本期发生贷方减期初余额贷方+期末余额贷方”计算,就会出现重复计算或错误计算的情况。
举例说明
假设企业2024年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期初贷方余额为5万元(2023年12月计提未发放工资 ),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00万元(2024年每月计提的工资 ),期末贷方余额为6万元(2024年12月计提未发放工资 )。那么该企业2024年工资薪金支出的账载金额就是100万元,而不是100 - 5 + 6 = 101万元。
综上所述,A105050第一行工资薪金支出的账载金额一般等于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要注意正确理解和处理期初、期末余额与本期发生额的关系,避免错误计算。
2025-03-03
好的老师,实际发生的金额是应付职工工资本期发生的借方金额吗
是 实际发生的金额是应付职工工资本期发生的借方金额
汇算前发放了计提的,也算实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