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只做内账,购入及销售时产生的税费不在资产负债表显示,但外账还会缴纳税费,那怎样做账,把它们都归入税金及附加,在利润表扣减,但是会计分录应该怎样做

2025-02-07 20:5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02-07 20:56

针对只做内账,且购入及销售时产生的税费不在资产负债表显示,但外账仍需缴纳税费的情况,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做账方法: 内账处理 内账可以核算税也可以不核算税,这根据企业的要求做相应的账务处理即可。如果决定在内账中核算税费,但不在资产负债表显示,可以将税费直接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并在利润表中扣减。不过,通常建议内账不设“应交税费”科目,将进项税和销项税计入成本和收入,缴纳的增值税直接做费用处理。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1. 购入时: • 如果采购的材料或商品最终不交税,或内账与外账的增值税核算不符,可以将进项税计入采购成本。 •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含税价) •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注:此时不单独体现进项税) 2. 销售时: • 销项税可以计入销售收入。 •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 贷:主营业务收入(含税价) (同样,此时不单独体现销项税) • 若需单独体现税金及附加(如消费税、城建税等),则: • 借:税金及附加 • 贷:应交税费-相关税种(但此分录在外账中体现,内账中若需体现,则直接计入税金及附加,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 3. 税费缴纳时(若内账需体现实际缴纳): • 借:税金及附加(或直接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税费) • 贷:银行存款 (注:此时将实际缴纳的税费作为费用直接处理) 外账处理 外账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严格的税费核算和缴纳。 1. 购入时: •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 销售时: •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税费缴纳时: • 借:应交税费-相关税种 •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 内账和外账需要分别进行,不能混淆。 • 内账的税费处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但必须符合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定。 • 外账的税费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以确保企业的合规性。 总之,对于内账中的税费处理,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如果决定在内账中体现税费,但不在资产负债表显示,可以将税费直接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并在利润表中扣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内账的税费处理必须清晰、准确,以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头像
快账用户8801 追问 2025-02-07 21:06

内账第3点:税费缴纳时(若内账需体现实际缴纳): • 借:税金及附加(或直接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税费) • 贷:银行存款 那税金及附加T字账不用平账??

头像
快账用户8801 追问 2025-02-07 21:11

是直接结转损益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2-07 21:13

在内账中,税金及附加的T型账户在期末是需要进行平账的,但平账的方式可能与外账有所不同。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T型账户是会计中用于记录某个科目借贷发生额和余额的一种工具。在会计期末,每个T型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应该相等,余额则可能为零(对于损益类科目通常如此)或不为零(对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对于税金及附加这一损益类科目,在内账中的处理通常如下: 1. 在发生税费时(如计提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会计分录为: • 借:税金及附加 • 贷:相关负债科目(如果内账不设“应交税费”科目,则可能直接计入成本或费用) 注意,这里并没有直接贷记银行存款,因为税费此时尚未缴纳。 2. 当实际缴纳税费时,如果内账需要体现这一缴纳行为,会计分录为: • 借:税金及附加(或直接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税费,但这样做可能不太符合会计原则,因为税费缴纳通常应冲减之前计提的负债) • 贷:银行存款 然而,更规范的做法可能是,在计提税费时就设立一个“应交税费”的过渡科目(即使内账不正式对外披露),然后在缴纳税费时冲减这个科目: • 计提时: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XX税 • 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XX税;贷:银行存款 3. 在会计期末,税金及附加科目需要进行结转,将其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以计算企业的净利润。此时,税金及附加的T型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应该相等,余额为零。会计分录为: • 借:本年利润 • 贷:税金及附加 因此,税金及附加的T型账户在期末是需要平账的,平账的方式是通过将其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来实现的。在内账中,虽然可能不设立正式的“应交税费”科目,但也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直接计入成本或费用,或在备查簿中记录)来跟踪税费的计提和缴纳情况,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