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值损失是什么意思
资产减值损失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在资产账面价值超过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净额时所发生的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长期资产减值损失:长期资产如房地产、设备和机械、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和商誉)等,在其账面价值超过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净额时会发生减值损失。
2、库存减值损失:企业持有的库存如果其成本高于其预计可变现金额(市场价值),则会发生减值损失。
3、投资减值损失: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基金等,如果其市场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会发生减值损失。
4、贷款减值损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持有的贷款资产,如个人贷款、企业贷款等,如果其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本息或其违约风险增加,则会发生减值损失。
5、商誉减值损失: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如果商誉的价值下降或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则会发生商誉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怎样转回的?
新会计准则只允许流动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日后可以转回,比如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会计分录如下:
借: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帐准备、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等。
减值损失是什么意思?综合上文内容所述,关于企业减值损失概念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类型,小编老师就介绍到这里,因为小编老师相信你们读完上文之后对此概念应该都是有所认知的;其实减值损失在很多企业中都是经常有发生的,不管是固定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造成损失的;如果你们想要系统学习更多与之相关的会计知识,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