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减值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存货减值的判断依据是企业当期存货的账面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的大小。针对于直接用于出售的产品或材料,可变现净值=自身的估计售价-自身的相关税费。针对于需要加工的材料等,可变现净值=产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产品的相关税费。售价的确定要看是否有合同约定,有的话,按合同价格确定,没有合同约定的,按一般市场价格。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当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小于可变现净值时,没有发生减值,依然按照账面价值计量。当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大于可变现净值时,就要计提减值准备,此时,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价值-可变现价值。举个例子,比如甲企业持有原材料准备出售,该原材料账面成本为100万,之前与乙企业签订过合同,按照110万的价格出售给乙企业,出售时相关税费为5万,那么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由于105>100,所以没有发生减值。
存货减值准备如何计提?
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主要包括单项计提法、分类计提法和总体计提法。
单项计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每种存货都单独计提跌价准备,即对每种商品的跌价准备进行单独计算。这种方法更加客观,因为它考虑到了存货的材料、质量、供应商等方面的差异,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存货的实际情况。
分类计提法:这一方法是根据存货的种类不同分别处理,即在不同的存货类别上申请不同的跌价准备,最后得到总的准备金额。例如,企业可以按照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三个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个方法适用于存货类别相对简单的企业。
总体计提法: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和方便,它是按照全部存货的总和计提跌价准备。如果企业存货的差异较小,价格波动也不太大,那么这一方法就很好用了。这个方法较为简单,适合于中小型企业或存货差异不大的企业。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存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这些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价值的准确性和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以上详细介绍了存货减值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也介绍了存货减值准备如何计提。存货减值的判断依据应该是企业当期存货的账面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的大小。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主要包括单项计提法、分类计提法和总体计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