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软件使用时,账务上一般将软件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我们都知道税务局曾经出台过一系列政策,包括出售自己开发的软件可以享受退征税款的优惠,即超过3%的增值税部分可以退税,除了开发的软件,如果是外购软件销售怎么缴税?
笔者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未实际出资可以确认投资收益吗?看完问题不会不要紧,先要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处在于未实际出资,也就是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的知识点,这也是实务里容易发生经济纠纷的地方,下文将做以详细讲解.
老财务都知道一般纳税人的应交税费下应当设置很多的明细科目,这些明细科目都是按照相关规定设置的并不是每一个财务可以随意变更的,比如预交增值税就是其中一个明细,发生的预交税款记在此科目后,月末应交税费一预交增值税怎么结转呢?
车辆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如果是运输企业,车辆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发生的费用也是主要成本,包括车辆的人工费、油料费、过路费等等,对于成本核算来说,每一项支出都有行业的大概比例,你清楚油费占运输成本的多少合理吗?
很多财务都搞不清楚税法规定中500万元以下的资产可以一次扣除是什么意思,在企业购买了固定资产后就一次性做账全部记入了累计折旧,这样的操作是不对的, 实际会计上仍旧需要按年限进行折旧,先来看看运输车辆折旧年限是多久?
现在的办税流程更倾向于网上操作,电子税务局的登陆可以选择证书、短信等方式,进入电子税务局之后的业务操作人员不是随意一个人就可以,而是需要经过授权的,每个办税人员也有自己不同的权限,本文要讲的就是怎么增加企业办税权限?
社保法规定了企业必须给签订了合同的员工交社保,否则就是违法不合规的,但是也有部分企业选择让员工以个人的名义去参保,再拿社保单据回企业来报销,这种方法姑且不论有没有潜在的风险,我们只从财务角度看看:自己交社保单位报销怎么入账?
很多会计在日常业务的处理中都能得心应手,反而应对一些概念性知识的时候容易搞混淆,但是身为财务有很多内容都应该是熟记的,比如做账中的启用日期跟会计期间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通点和差异处,每个国家又有什么不同?
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赢利的目的而必须要支出的包括现金在内各种资本,在财务中称为成本,如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那么,小编本章要分享的问题来了:合同履约成本怎么理解?如何区分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呢?
自然人应该履行的纳税义务,是个人所得税,一般由该人员所在的单位企业代扣代缴,相信各位奋斗在财务工作岗位的大家,对于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分录都了然于心,那么,代垫个人所得税会计分录方式,大家是否也可以正确做出呢?